虹吸脉冲布水器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原理:
虹吸脉冲布水器是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周期性布水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虹吸效应实现“连续进水—瞬间排水”的循环,利用水流的瞬间高速度搅动池底污泥、促进泥水混合,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其工作过程可分为四个关键阶段:
1. 蓄水阶段:水位上升与空气排出
污水通过进水管缓慢注入脉冲罐(或水箱),随着水位逐渐升高,罐内空气被压缩。此时,虹吸管(通常为倒U形或直管)入口浸没在水下,水流开始通过虹吸管流动,利用“高速水流带走空气”的原理,将布水主管道内的空气逐步排出,使主管道内形成负压(真空)。此阶段布水主管无出水,仅为后续虹吸做准备。
2. 虹吸形成阶段:负压触发高速水流
当 罐内水位上升至布水主管顶端时,水流瞬间充满主管道,此时虹吸效应完全启动——主管道内的负压将罐内剩余空气彻底吸出,罐内水位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降,大量水流通过虹吸管高速排出至布水系统。这一阶段的水流速度极快(通常可达2~5m/s),是实现“脉冲”效果的关键。
3. 脉冲排水阶段:瞬间大流量布水
虹吸形成后,罐内水位持续下降,水流以瞬间大流量通过布水主管、分支管及布水支管(末端设有布水孔或喷头),在短时间内(通常几秒至几十秒)完成一次布水过程。这种瞬间大流量水流会对处理池底部的污泥层产生强烈搅动,打破污泥与污水的界面,促进微生物与有机物的充分接触,同时消除池内短流、死区等问题。
4. 虹吸破坏阶段:停止布水并重启循环
当罐内水位下降至虹吸破坏水位(通常设置在进水管入口下方)时,空气通过虹吸破坏管(或自动排气阀)进入主管道,破坏主管道内的负压环境,虹吸效应终止,布水停止。此时,罐内重新开始蓄水,进入下一个脉冲周期。虹吸破坏管的设计是控制脉冲频率的关键,其管径和位置决定了每次脉冲的排水量和持续时间。
二、关键设计要点
1.虹吸管:需保证足够的管径(通常为进水管径的1.5~2倍)和长度,以维持稳定的虹吸效应;
2.虹吸破坏管:需安装在低于进水水位的位置,确保及时破坏虹吸;
3.脉冲周期:根据处理池容积、污泥沉降性能(如絮状污泥沉降速率)调整,一般为5~30分钟/次,避免过长导致污泥沉淀或过短导致过度搅动。虹吸脉冲布水器的优势在于无需外部动力(仅靠水力驱动)、布水均匀(瞬间大流量覆盖整个池体)、传质效率高(搅动污泥促进泥水混合),广泛应用于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等污水处理场景,可有效提升污染物降解效率。
二、虹吸布水过程
倒U型虹吸脉冲布水器进水排气原理示意图(红色箭头是水,紫色剪头是气)
(1)进水阶段:脉冲式布水器在正常运行时,在虹吸还没有形成时,水箱底部的水位会持续上升,淹没虹吸破坏管和布水主管右侧底部进水口。
(2)随着水箱内水位上升,虹吸破坏管和布水主管右侧管内水位也随之上升,当布水管右侧管道水位上升至虹吸管进水口时,水流向右经虹吸管向下排出,水流快速排出过程中,会携带布水主管内部上方积存的空气一起排出,从而形成布水主管内部上方的负压状态。
(3)由于此时布水主管内部气压低于大气压,就会导致布水主管右侧管内水位快速上升至最顶端,然后经左侧布水主管向下排至下方池体内,负压排水过程迅速,管道流量远超进水流量,此时水箱内水位快速下降。
(4)当水箱内的水位低于虹吸破坏管的管口时,空气重新进入布水主管,虹吸条件被破坏,从而终止排水,开始蓄水,进入下一个周期。
三、倒U型虹吸脉冲布水计算书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9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含镍废水降至0.05mgL的处理方法含镍废水降至0.05mg/L的处理方法 该厂主要是汽车轮毂、装饰件的电镀加工行业,日处理含镍废水150立方米。原水镍浓度波动于4.5-7.2mg/L,含有COD 120-180mg/L、悬浮物60-90mg/L。此前采用“化学沉淀+砂滤”工艺,处理后出水镍浓度稳定在1.5-2.0mg/L,但仍未到达排放标准0.1mg/L的要求. 为解决络合态镍处理难题,园区投资改造处理设施,采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脉冲布水器的原理介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