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验测试
3.1?试件安装
安装流程:安装龙骨及压型钢板→安装泡沫玻璃→安装钉盘→喷涂聚脲→安装面板→封闭中间缝隙→架设喷淋装置→关闭箱体准备测试。
3.2?测试流程
3.2.1?气密性能检测(依据ASTM E1680)
(1)检查试件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读取试验箱和周围环境温度、周围环境大气压力。使用塑料布对试件进行密封使其隔绝试验箱体。
(2)预加压3个循环:施加测试压力+720?Pa作为预加压,维持10?s后泄压至0?Pa,让试件恢复2?min,再施加测试压力–850?Pa作为预加压,维持10?s后泄压至0?Pa,让试件恢复2?min,重复以上预加压过程,共3个循环。
(3)施加测试负压力–75?Pa,当检测状态稳定后测量和读取在每个测试压力下的流入测试试验箱的空气渗透量( Q m ),并记录环境压力、温度。
3.2.2?水密性能检测(依据ASTM E1646)
(1)预加压3个循环:施加测试压力+720?Pa作为预加压,维持10?s后泄压至0?Pa,让试件恢复2?min,再施加测试压力–850?Pa作为预加压,维持10?s后泄压至0?Pa,让试件恢复2?min,重复以上预加压过程,共3个循环。
(2)在137?Pa测试压力下开启喷水口,根据试件面积进行计算并调整其流量使其提供不小于 3.4?L/m 2 /min的流量。调整喷水嘴角度,使其与喷嘴中心线成20°角,持续喷淋15?min。
(3)压力回零时喷淋停止。
3.2.3?动态抗风压性能检测
参照澳大利亚国家标准:AS 4040.3。
(1)确定测试压力值: P t =1.4× W k =2.38?kPa。
(2)测试试件的动态风荷载承载力试验,分为4个阶段,见表1。
表1?测试加载顺序
3.2.4?极限抗风承载力性能(抗风揭)检测
测试分级如图6所示。
图6?测试分级
3.2.5?连接件力学连接极限测试
单点力学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单点力学试验结果 kN
3.3?金属屋面性能测试
金属屋面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
表3?金属屋面性能测试结果
4?结论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工程采用泡沫玻璃紧密型屋面系,其大量使用泡沫玻璃、SBS卷材及聚脲防水系统作为防水主要构造措施,特别是在屋面上多出一层装饰铝蜂窝板,其通过钉盘进行连接固定,对其可靠性、安全性是很大的一个挑战。由于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并不多,且聚脲又是一种新兴材料,大家对此还存在很多顾虑,通过此次抗风揭试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仔细分析钉盘的使用特性,通过借鉴成熟的工程案例确定了钉盘方案。
(2)对屋面荷载进行研究,对钉盘的受力进行计算,确定了具体试验数值。
(3)对比分析各实验室的特点,制订试验方案,编写试验流程,选定合适的实验室。
(4)严格按照试验图纸进行安装,试验流程进行测试。
(5)通过此次抗风揭测试该系统无论是在气密性、水密性,还是在动态抗风揭,极限抗风承载力性能(抗风揭)检测方面,都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很大的安全储备,完全可以在本工程中采用。
(本文已完结)
摘自《建筑技术》2024年11月,禹国英,?董志强,?何欣然,?杨?俊,?赵?鹏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