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有一群电网人,他们对“好房子”的期待,或许更为朴素:是一个能准时交付、质量可靠的家,一个面积不大却处处贴心、能安放身心的归宿。
△封顶现场
9月26日,贵州电科院项目保障房模块箱全面封顶。这栋由中建科工以模块化建造技术打造的80套住房,不仅描摹出家的新“模”样,也清晰勾勒出“好房子”的另一重轮廓: 好房子= 确定性×温度 。
01
时间的确定性,让期待不延期
中建科工应用自主研发的 ME-House 模块化建筑体系,通过将建造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制造可靠的 “空间产品” 。 模块化建筑体系可实现 现场基础施工与工厂制造平行作业,建筑结构、围护系统、室内装修、设备管线、甚至部分家具均在工厂内完成, 预制率 高达 95% ,每个模块单元都是一个功能完备的“微建筑”。该项目仅用 3个月 ,便完成了从地基到主体结构封顶的全部工作,工期较传统建造方式压缩 53% 。
△项目整体进展
02
质量的确定性,让生活不将就
通过“ 工厂智造、现场组装 ”的模式,将不可控的现场施工转化为可控的工厂制造,从下料到组装,配备激光下料、焊接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等智能设备生产,实现 ±2mm级精度控制 。项目还创新应用高气密性节点密封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常见的渗漏、隔音等痛点。经实验室验证,该项目隔声性能 超国标 20% ,防水寿命提升 50% ,为住户带来安全、舒适、宁静的宜居体验。
△中建科工模块产品智能智造产线
03
绿色的确定性,让未来可持续
模块化建造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施工方式。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精准的BIM模型,极大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减少超 80% )和返工,材料损耗率低于 5% 。钢结构模块及其材料可循环利用,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显著低于传统建筑模式。该项目已达到 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 不仅为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打造“零碳示范园区”提供了样板支撑,更为贵州省绿色低碳建筑提供了新示范。
△BIM全流程运用
04
温度的抵达,让奋斗者有归属
当确定性得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温度 便是 终极命题 。这份温度体现在每一个被细心考量的生活场景里,更凝结在建造者对每一处细节的用心之中。
△项目模块装修效果图
这份用心是细致的关怀, 3米层高 带来身心的舒展, 10层配备3部电梯 、 首层专设 无障碍房间 关注每一位居住者的需求; 在35–40㎡的房间内,规划了独立厨卫,预埋了智能家居线路,更通过园区食堂等配套,将家的功能向外延伸 。 这份用心是机制的保障,每一个箱体出厂前,都有 样板引路, 都要经过质量总监、质检员、工艺工程师的严格 “三检制” 。这份用心是全程的守护, 箱体在工厂堆放时, 垫高、防水、防潮 ,外表覆上防水涂塑布,内部洁具、灯具均做 防震加固; 箱体运输从惠州到贵阳跨越千里,全程均有 GPS监控 。
△项目样箱图(整体空间)
△项目样箱图(整齐有序的机电管道)
确定性,是房子可靠的基础;温度,是家之所以为家的灵魂。
中建科工承建贵州电科院其它业务用房高压大厅、公司保障性住房项目,包含高压大厅、保障性住房共两栋 单体。 高压大厅采用 钢结构 装配式方式建造; 保障性住房采用“钢结构装配式 + 模块化”方式建造,其中 钢结构装配式住房40套、模块化住房80套 。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2880 条内容 · 8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业主私挖近300平方米地下室,致整栋楼32户房屋开裂,住户:家里没一面墙是好的10月14日,“ 业主私挖300平地下室32户开裂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景秀蓝湾小区一业主私挖约300平地下室,导致整栋楼32户房屋开裂。该楼栋业主出示的鉴定报告显示,楼栋安全性等级综合评定为Cu级。 根据《危房房屋鉴定标准》,房屋安全等级分为以下几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