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业主私挖300平地下室32户开裂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根据《危房房屋鉴定标准》,房屋安全等级分为以下几级:
黄某松为建 “石墨烯项目” 地下室,用 3 米高铁皮围栏封锁施工区,白天挖机作业,深夜悄悄运走渣土。业主多次询问物业,得到的答复竟是 “正常装修”。直到 8 月 17 日,住户发现墙面裂缝才戳破谎言,但此时地基已被破坏 0.9-1.3m 深。
多方回应的 “拉锯战”
物业 : 以 “无执法权” 为由放任施工,虽上报城管却未阻止机械进场;
直至 10 月 14 日新华社通报,黄某松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逮捕,32 户才等来 “责任明确” 的初步答复。
监管追问:为何隐患蔓延两个月?
物业前端失守
施工持续两月且动用大型机械,物业未采取断电、阻拦材料进场等合理措施,也未及时上报,直至业主举报才被动介入。
部门响应滞后
从 8 月发现违规到 10 月公开处置,期间未及时叫停施工,导致地基损伤从 “可控制” 演变为 “系统性破坏”。业主向镇政府求助时,竟被建议 “自行走法律程序”。
隐蔽施工破解难
涉事业主通过 “围栏封锁 + 夜间作业” 规避监督,暴露小区装修监管中 “人防”“技防” 双重缺失 —— 缺乏装修材料登记、施工区域视频监控等常态化手段。
32 户的惊魂,该敲醒谁的警钟?
事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触目惊心:
装修备案流于形式 —— 大型挖机进场竟未备案;
部门联动严重滞后 —— 从举报到停工间隔半月;
技防手段全面缺失 —— 无施工区域监控,靠业主 “盯梢” 发现问题。
如今联合工作组虽已对接住户,但 32 个家庭的 “安居梦” 仍悬着。正如业主徐女士所言:“花百万买的家成了危房,我们要的不只是逮捕令,是能放心回去的房子!”
你家小区装修监管严吗?遇到违规施工该如何维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2880 条内容 · 8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首批宿舍楼封顶,其他高校怎么样了?10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 第一组团项目——四栋学生宿舍楼封顶,北京向雄安疏解高校的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是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4所在京高校。这4所高校均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目前4所高校建设已全面进入施工高峰期,预计2027年实现整体投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