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及工作实施细则。自2024年起,计划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为何推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1、 交通基础设施通行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运行效率亟待提升。
当前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通行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主要原因在于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物流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电商和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交通需求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却未能同步提升,尤其是在城市群、都市圈和主要交通干道上,路网密度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导致通行能力受限。
此外,物理扩容条件十分有限,许多地区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因素制约,难以通过新建或扩建道路来满足需求。同时,传统交通管理方式的落后和信息化水平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交通拥堵常态化、通行效率下降、交通事故风险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和公众出行体验。因此,单纯依靠物理扩容已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必须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优化交通管理和资源配置,才能缓解供需矛盾,实现公路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2、 应对自然灾害压力大,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和应急处置能力与有待增强。
当前重点路段的运行监测仍存在盲点,部分路段救援力量的应急响应和处置效率有待提升。桥、隧、边坡等关键设施的监测主要依赖人工巡检,效率低且覆盖面有限。灾后处置和应急资源调度缺乏数字化支撑,导致响应速度慢、资源调配不精准。此外,违法超限行为的研判数据支撑不足,大件运输许可无法实现精准推送,跨省“两客一危”车辆监管难以形成有效闭环。这些问题凸显了公路交通系统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资源调度的能力,以增强公路交通系统的整体韧性和服务水平。
二、 公路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核心内容
2024年下半年,首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申报工作结束,共有27个省份申报,其中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和四川等8个省份入选。首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通道及网络,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以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等繁忙国家公路和西江干线、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为主,公路里程约占总里程的81%,水路里程约占总里程的19%,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里程占比超过90%,均考虑与通道上相邻省份联合实施。
本次数字化转型政策共提出27个任务方向,包含7个一体化任务(公路领域5个,水路领域2个)和20个示范性任务(公路、水路领域各10个)。首批示范区域对上述27个任务均有所响应,基本实现示范通道内应用场景连续贯通。根据首批示范区域建设内容及规模,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点,而公路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干线主动管控、智慧站点和基础设施监测预警等应用场景。

此外,各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大多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1、推动基础设施智慧扩容,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
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智慧扩容涵盖多个关键方面,旨在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公路网络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其中,智能感知与监测是基础,需广泛部署物联网传感器、高清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路况等数据,构建全覆盖的路网感知体系。其次,数据整合与分析是核心,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交通需求的精准预测和路网资源的动态优化。
2、 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提高安全风险识别预警、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和行业治理水平。
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安全增效,需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核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控体系。首先,通过广泛部署高清摄像头、雷达等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公路路况、桥梁隧道结构、边坡稳定性等数据,实现对潜在安全风险的精准识别和动态预警。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建模,建立智能分析各类事件的能力,提前发现塌方、滑坡、路面损坏等安全隐患并发出预警。同时,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应急指挥平台,整合交警、路政、消防、医疗等多部门资源,实现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提升应急反应效率。此外,推动智能化巡检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巡检和机器人检测,提高公路设施的日常维护效率和安全性。最后,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可靠性,防止网络攻击对公路安全造成威胁。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升公路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实现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3、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
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是实现未来交通系统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关键路径。车路云一体化通过将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与云端平台深度融合,构建起实时数据交互与协同决策的智能交通生态系统。这种车、路、云的协同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减少拥堵和事故,还能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精准的出行引导、协同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支持,推动多样化场景应用落地。同时,车路云一体化增强了复杂交通环境的感知与应对能力,为公路交通的智慧扩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本次公路数字化转型以在役基础设施为重点,聚焦解决繁忙路段存在的效率、安全、服务等方面问题,改变传统基建模式,以较少资源和资金消耗,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的新模式新形态,撬动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安全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有效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15.09 万条内容 · 68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难点、关键点及思考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交通信息化” 当前,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向纵深发展。2025年以来相关政策加速落地,试点任务全面推进。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北京、广东、浙江等20个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的示范通道总里程超过6万公里,其中公路约5.4万公里。通过试点任务的示范效应,未来将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推动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向“全要素感知、全链条协同、全周期服务”方向升级。以下梳理部分专家的一些观点,谈谈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看法与思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