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东日本10月7日宣布,将开发新一代新干线专用检测车E927系,预计2029年度投入使用。新车将采用AI和数字化技术,最高运行速度达到320公里/小时,可覆盖东北、上越、北陆、山形和秋田新干线全部线路。
新检测车将以正在同步开发的下一代秋田新干线车辆(E6系后继车型)为基础,具备新干线和在来线直通运行能力。
相比现役的East-i电气轨道综合检测车(E926系),E927系在检测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新车将深度融合AI与数字化技术,不仅满足320公里/小时高速运行下的检测需求,更致力于推动省力化与远程无人化检测。未来还将探讨如同运营列车一样引入自动驾驶功能。
轨道位移检测装置 :现行East-i系统采用多传感器测量基准线与轨道间距的方式,难以在时速275公里以上实现有效检测。新型车辆将改为在车底集成单一检测单元,引入经ALFA-X试验验证的二维激光多点测量技术,实现更精细、精准的数据采集,支撑高速高精度检测。
接触网零部件状态监控装置 :将取代以往依赖维护车辆的人工近距离检查,转而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由AI自动识别接触网零部件状态,并对图像进行筛选以判断设备良否,从而提升检测质量。该装置由JR东日本研发中心基于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技术进行全新开发。
受电弓滑板接触线状态测量装置 :检测方式从现行依靠激光在接触线滑动面反射测量残余直径,升级为采用狭缝光照射与相机拍摄,捕捉接触线下部形状。通过获取的图像分析接触线截面形状与位置,可更高精度地检测其磨耗状态等参数。此装置同样基于铁研所技术,由JR东日本研发中心新制。
新车涂装设计方案将从集团员工投稿中遴选,入选方案的员工将与tangerine协作开展设计(该公司曾负责E10系车辆外观设计工作),预计于2026年夏季完成实车外观细节设计定稿。
此次开发的新型新干线专用检测车及其原型车辆——下一代秋田新干线的详细规格,将在确定后另行公布。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轨道交通
返回版块1.02 万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统计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652.45公里,其中,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491.67公里。 从运输能力来看,在12652.45公里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大运能系统(地铁)9673.33公里,占比76.45%;中运能系统(含轻轨、跨座式单轨、市域快轨、磁浮交通、自导向轨道系统)2135.70公里,占比16.88%;低运能系统(含有轨电车、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悬挂式单轨)843.42公里,占比6.67%。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