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成本管理 \ 最新版清单计价大变天!承包人风险暴增

最新版清单计价大变天!承包人风险暴增

发布于:2025-10-15 10:52:15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成本管理 [复制转发]

    


一、标准根本性转变对比分析


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相较于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是理解所有修订的总前提。



深层含义与实战影响:


?看似标准地位降低,实则影响深远。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必须遵循本标准,其权威性并未削弱。


?这一转变完全契合国家"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的改革方向。


?对造价从业人员而言,需要从"按定额计价"思维彻底转向"按合同、按市场计价"思维,合同成为所有计价活动的第一依据。


?企业需尽快建立自身的企业定额、成本数据库和措施项目报价体系,才能在市场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五大核心修订原则


原则一:适应市场化改革与国际接轨


核心: 减少政府干预,价格由市场决定。

干货解析:


未来投标报价将更依赖企业自身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而非政府发布的预算定额。


引导建筑业重视合同管理,合同条款的重要性空前提高。


吸收外资造价咨询业务专家参与修订,学习国际先进做法。


原则二:风险分担原则的改变(重大变化!)


核心: 措施项目风险转移给承包人。


原文规定: "建设工程无论是采用单价合同或总价合同,按项编制的措施项目清单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均应由承包人负责。"


解读与实践建议:


投标时:投标人必须仔细勘查现场,根据自身施工方案复核并补充措施项目清单,并自主报价。漏项、缺项视为费用已分摊到其他报价中,结算时不予追加。


新工具:标准要求提交《措施项目费用分拆表》,将措施费分解为初始设立、中期运行、后期拆除三部分。


《措施项目费用分拆表》应用场景:



措施项目风险对比分析:



原则三:合同价格调整事项的改变


核心: 引入新概念,优化调整规则。


1.引入"工程量清单缺陷"概念


将"多列项、错漏项、项目特征不符、工程数量偏差等"统称为"工程量清单缺陷"。


工程量清单缺陷责任划分



1.单价合同: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缺陷责任在发包人,按标准调整


2.总价合同:清单缺陷责任在承包人,价格包干,不予调整(除非说明是暂定数量)



2.变更组价原则改变


取消报价浮动率:新版变更组价不再乘以"报价浮动率"(即下浮率)。


新规则:按"施工条件"和"项目特征"是否相同或类似,分四档确定单价:



3.明确"新增工程"与"工程变更"的界限



原则四:响应38号文,推行施工过程结算


核心: 将竣工结算工作前置,化解结算难。


过程结算地位: 经双方确认的施工过程结算文件,应作为竣工结算文件的组成部分,竣工结算不应对其重新计量、计价。


关键要点:


支付比例:过程结算价款支付比例不应低于80%。


例外情况:措施项目费和总承包服务费在过程结算中仅用于当期支付,竣工结算时需重新计算确定最终金额。


实际影响:过程结算的核心是针对分部分项工程费。


原则五:强化投标报价说明与澄清


核心: 将业界通行的"清标"活动标准化、制度化。


操作要点:


时间:开标后至定标前。


内容:可对算术错误、细微偏差、不合理报价、漏报等要求澄清。


限制:不能修改投标总价、工期、工程范围等实质性内容。


关键操作:


对于不合理报价,可要求投标人在不改变总价的前提下,提供用于工程变更计价的"修正综合单价"。


对于漏报的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单价合同),要求其确认单价,并从措施项目费中扣减相应金额,不足部分再分摊到其他综合单价中。


目的解析: 此规定的核心目的是确保单价合同中每个子项都有可结算的单价,尤其是在工程量发生变化时尤为重要。



三、不同合同类型的核心责任划分


此部分内容至关重要,是处理一切结算争议的基石。


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合同责任与风险划分



1.单价合同: 分部分项工程清单缺陷责任在发包人,结算时可调整


2.总价合同: 分部分项工程清单缺陷责任在承包人,结算时包干不予调整


3.通用原则(无论合同类型): 措施项目清单完整性/准确性责任在承包人,投标时可补充,结算时包干



单价合同vs总价合同详细对比




四、核心计价流程与列项要点


1.工程量清单编制


依据变化:删除了"常规施工方案",增加了"交付标准"。


影响:要求编制人更关注最终成果的质量和功能要求,而非施工过程。


编制要求:无论采用单价合同还是总价合同,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作内容应按国家及行业工程量计算标准和补充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进行编制。


2.最高投标限价编制


依据:强调参考类似工程的历史数据(如最高投标限价、结算单价、合同价格)和市场价格信息,而非仅仅依赖政府定额。


编制要求:应基于合理计划工期内完成招标工程所需的费用进行编制。


3.材料与专业工程


"发包人提供材料"vs"材料暂估价"



专业工程暂估价


调整规则与材料暂估价类似,依法必须招标的,通过招标确定价格取代暂估价。


由发包人作为招标人进行暂估价专业工程招标的,发包人应承担组织招标工作有关的费用。


由承包人作为招标人进行暂估价专业工程招标的,承包人应承担组织招标工作有关的费用。


4.价格调整方法


物价波动调整


提供两种方法,发承包双方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调价因子的范围、权重、风险幅度和价格来源:



法律法规变化调整


特别是增值税税率变化,明确按新税率执行,并调整差额。


因承包人原因引起工期延长,在工期延长期间出现法律法规及政策性变化的,合同价格调增的不予调整,合同价格调减的应予以调整。


因发包人原因引起工期延长,在工期延长期间出现法律法规及政策性变化的,合同价格调减的不予调整,合同价格调增的应予以调整。



五、总结与实操建议


思维转变:从"按定额计价"的思维,彻底转向"按合同、按市场计价"的思维。合同是所有计价活动的第一依据。


核心实操建议:


1.风险前置控制


投标阶段成为风险控制的关键。

踏勘、读图、审清单、编方案的重要性空前提高,特别是措施项目。

建立企业措施项目成本数据库,实现精准计价。


2.过程为王理念


施工过程结算和期中支付是保证现金流和减少结算争议的生命线。

必须做好过程资料的确认与留存。

熟练运用《措施项目费用分拆表》,为可能发生的索赔做好准备。


3.数据积累与应用


企业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成本数据库和措施项目报价体系。

收集整理类似工程历史数据,包括最高投标限价、结算单价、合同价格等。

才能在市场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拥抱"清标"流程


理解和熟练运用"投标报价澄清与说明"规则。

既是进攻的矛(质疑他人),也是防守的盾(澄清自身)。

掌握"修正综合单价"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浪子无鞘
    浪子无鞘 沙发

    感谢楼主分享

    2025-10-17 10:18: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hilaoqi
    shilaoqi 板凳

    谢谢楼主的分享!

    2025-10-16 21:31: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

1.36 万条内容 · 32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招投标|两法合并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进行合并,这是因为两法的分割已经严重阻碍了 全国统一大市场 的建设,两法合并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