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在施工现场非常常见,虽然外观上有时相似,但其 核心功能、受力本质和用途 有根本性的区别,简单来说:
满堂脚手架 是给 工人 用的 操作平台
满堂支撑架 是给 结构 用的 承重支撑
↘ 满堂脚手架如下图所示
↘ 满堂支撑架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对比,如下表所示。
本质 :
它是一个 临时性的工作平台 。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安全、方便地到达高空作业面。
受力特点 :
它承受的力主要是人和工具的重量(动荷载),以及平台上堆放的少量材料。这些荷载相对较小,且具有移动性。
典型场景 :
场景A :在一个层高8米的大厅里进行吊顶施工。工人们需要搭设一个从地面到顶板下方的架子,以便安装龙骨和吊顶板。这个架子就是 满堂脚手架 。它只承受工人和吊顶材料的重量,不承受楼板本身的重量。
场景B :在一面很高的墙上进行壁画绘制或石材干挂,需要搭设一个从地 面起来的平台,这也是 满堂脚手架 。
本质 :
它是一个 临时性的承重结构 。它是模板系统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安全地承受新浇筑的混凝土尚未凝固时的全部重量,直到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能够自己支撑自己。
受力特点 :
它承受的是巨大的、静止的竖向荷载。例如,一块厚度为15cm的混凝土楼板,其自重就非常可观,再加上模板、钢筋、施工人员和机械的荷载,全部由支撑架承担。
典型场景 :
场景A :在浇筑二层楼板时,在一层楼板(或地面上)搭设架子,上面铺模板,然后绑钢筋、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这个架子就是 满堂支撑架 。它承受着整个二层楼板的全部重量。
场景B :浇筑一个大型的转换梁或厚大的基础底板,其下方的支撑系统也是 满堂支撑架 ,其荷载极大,对设计和搭设要求极高。
混淆两者会导致 严重的安全事故 。
如果把满堂支撑架当作满堂脚手架来设计和搭设 :意味着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远远不足以承受混凝土结构的重量。在浇筑混凝土时,极有可能发生 整体坍塌 ,造成灾难性后果。
反之亦然 :用支撑架的标准去搭一个普通的操作平台,虽然安全,但会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费。
记住这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
看它头顶上在干什么 :如果头顶上是 已经建好 的、能自我承重的结构(如楼板、屋顶、钢结构),工人在其下方或侧面干活 -> 满堂脚手架 。
如果头顶上是 正在浇筑、尚未凝固 的混凝土结构 -> 满堂支撑架 。
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区分,并按照各自对应的技术规范进行设计、计算、搭设和验收,确保施工安全。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99 万条内容 · 162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