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问答—物化篇】
混凝沉淀技术影响因素大揭秘
问:为什么现场混凝沉淀效果不好,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在污水厂运行或实验室做混凝试验的时候,总是出现混凝效果不好,如絮凝体絮粒小,下沉速度较慢、絮凝体上浮、絮凝剂无作用的现象。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较多也很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客观因素:主要是指所处理的对象即原水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因素如水温、水的PH值、水的碱度、水中浊度颗粒浓度、水中有机物污染物含量等。
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即可以通过人为改变的一些混凝条件,如投加混凝剂的种类及投加量、投加方式、水力条件等。
1、水温的影响
水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水温是混凝的“冬季难题”。
一般来说,水温较低时,水的黏度增大,颗粒的布朗运动减弱,使的颗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减少,不利于凝聚。同时,低温下混凝剂水解速度变慢,水解产物的形态和活性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在冬季处理低温水时,即使投加大量的混凝剂,也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混凝效果。
2、PH值影响
不同的混凝剂都有其适宜的pH值范围。以铝盐为例,在pH值为5.5-7.5的范围内,铝盐主要以氢氧化铝胶体形态存在,此时混凝效果最佳。
当 pH值低于5.5时,氢氧化铝会溶解,生成Al3 离子,混凝效果变差;当pH值高于7.5时,氢氧化铝会进一步水解,生成带负电的偏铝酸根离子,同样影响混凝效果。而铁盐混凝剂适宜的 pH 值范围通常在7-9 之间。
3、水中杂质成分与浓度影响
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对混凝效果影响很大。天然水中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阻碍混凝剂与胶体颗粒的接触,从而影响混凝效果。例如,腐殖酸等有机物会与铝盐、铁盐混凝剂发生络合反应,降低混凝剂的有效浓度。此外,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也会影响混凝过程。当颗粒浓度过低时,颗粒之间碰撞几率小,混凝过程缓慢;而当颗粒浓度过高时,可能需要投加更多的混凝剂来中和颗粒表面的电荷。
4、投加混凝剂的种类影响
不同种类的混凝剂具有不同的混凝机理和适用范围。无机混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等,主要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等作用使胶体颗粒脱稳。其中,聚合氯化铝具有聚合度高、混凝效果好、适用pH值范围广等优点,逐渐成为应用广泛的无机混凝剂。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则主要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细小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水体,例如阳离子型 PAM常用于处理带负电的胶体颗粒。
5、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混凝剂投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当投加量不足时,胶体颗粒不能完全脱稳,混凝效果不佳;
随着投加量的增加,混凝效果逐渐变好,但当投加量超过一定值后,会出现“再稳”现象。这是因为过多的混凝剂会使颗粒表面重新带上相同电荷,产生静电斥力,导致颗粒再次分散。
例如,在处理浊度为100NTU的原水时,硫酸铝的最佳投加量可能在20-30mg/L之间,具体数值需要通过烧杯试验来确定。
6、混凝剂投加方式影响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包括投加点的位置和投加顺序。投加点应选择在水流湍急、水力条件好的地方,以保证混凝剂能够迅速与水混合。对于需要多种药剂配合使用的情况,投加顺序很关键。例如,当同时使用混凝剂和助凝剂时,一般先投加混凝剂,待混凝剂与水充分混合、胶体颗粒初步脱稳后,再投加助凝剂,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药剂的协同作用,提高混凝效果。
7、水力条件影响
(1)混合阶段影响:
混合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混凝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此阶段要求强烈、快速的搅拌,一般搅拌时间为1-3分钟,如果混合不充分,混凝剂不能与胶体颗粒充分接触,就会影响后续的凝聚和絮凝过程。例如,在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时,搅拌器的转速和桨叶的形状都会影响混合效果。
(2)反应阶段影响:
反应阶段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凝聚阶段要求搅拌强度逐渐降低,搅拌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主要使脱稳的胶体颗粒相互碰撞凝聚成微小絮体。絮凝阶
段则需要更缓慢的搅拌,搅拌时间为 15-30分钟,目的是让微小絮体进一步吸附、架桥,形成较大的絮体。合理的水力条件能够促进絮体的生长和密实,提高沉淀性能。
(3)水质碱度的影响
水中的碱度对混凝过程有缓冲作用。当水中碱度不足时,混凝剂水解会消耗水中的碱度,导致pH值下降,影响混凝剂的水解和混凝效果。此时,需要投加石灰、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来补充碱度,维持适宜的 pH 值环境。例如,在处理酸性工业废水时,常常需要先调节废水的碱度,再进行混凝处理。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8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液位计安装和标识设置要求液位计安装和标识设置要求 1.液位计通用要求压力容器用液位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根据压力容器的介质设计压力(或者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和设计温度选用: (2)在安装使用前,设计压力小于10MPa的压力容器用液位计,以1.5倍的液位计公称压力进行液压试验;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 的压力容器用液位计,以1.25倍的液位计公称压力进行液压试验;(3)储存0℃以下介质的压力容器,选用防霜液位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混凝沉淀技术的总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