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塔参数异常应对措施
一、PH值异常
PH值过低(小于6.8)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酸性过强、微生物代谢产生过多酸性物质(如VFA积累)或碱度不足等原因导致。
处理措施
添加碱性物质:根据PH值降低程度,适量添加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来提升PH值,但要缓慢添加并实时监测,防止PH值回升过高。
控制进水水质:分析进水成分,若酸性物质过多,可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如中和、稀释等)后再进入厌氧塔。
调节微生物代谢:如果是VFA积累导致,可适当降低进水负荷,给微生物足够时间分解代谢VFA,同时检查温度、碱度等其他影响微生物代谢的因素并进行调整。
PH值过高(大于7.2)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碱性过强或在调节碱度时添加碱性物质过量等。
处理措施
添加酸性物质:适量添加如盐酸等酸性物质来降低PH值,同样要注意添加量和速度。
调整进水:对碱性过强的进水进行酸化处理或与其他酸性污水混合后再进入厌氧塔。
二、温度异常
温度过低(低于32℃)
原因分析:可能是环境温度低、未进行有效保温或加热设备故障等。
处理措施
加强保温和加热:对厌氧塔增加保温层,检查并修复加热设备(如蒸汽加热系统、电加热棒等),确保能正常对进水或塔体进行加热,使温度回升到适宜范围(35±3℃)。
调整运行参数:在温度回升过程中,可适当降低进水负荷,因为低温下微生物活性低,处理能力下降,避免因负荷过高导致处理效果恶化。
温度过高(高于38℃)
原因分析
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厌氧反应放热过多或散热设备故障等。
处理措施
强化散热:开启或修复冷却塔、冷却盘管等散热装置,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多余热量;也可适当增加低温进水流量辅助降温。
检查微生物状态:高温可能影响微生物活性甚至导致部分微生物死亡,需密切监测微生物状态和出水水质,必要时可接种部分适应高温的微生物菌种来恢复处理能力。
三、碱度异常
碱度不足(低于下限600mg/L)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碱度低、厌氧反应消耗碱度过快或未及时补充等。
处理措施
补充碱度:添加如碳酸氢钠、石灰等碱度补充剂,同时结合PH值监测,使碱度和PH值都能恢复到合适范围。
优化运行条件:分析进水水质和微生物代谢情况,适当调整进水负荷、温度等参数,减少碱度消耗过快的情况。
碱度过高(高于1500mg/L且持续上升)
原因分析
可能是碱度补充过量或进水碱度过高未进行预处理等。
处理措施
停止碱度补充:暂停添加碱度补充剂。
调整进水:对高碱度进水进行预处理(如稀释、酸化等)后再进入厌氧塔,同时通过出水置换等方式逐渐降低塔内碱度。
四、负荷异常
负荷过高(超过设计负荷,如UASB超过5kg、IC超过20kg)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有机物浓度突然升高、进水流量增大或预处理效果不佳等。
处理措施
分流或稀释进水:将部分高浓度污水分流暂存或与其他低浓度污水混合稀释后再进入厌氧塔,降低实际进入的负荷。
强化预处理:优化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等),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或转化效率,从而降低进入厌氧塔的负荷。
调整运行参数:适当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给微生物更多时间处理有机物,同时密切监测微生物状态和出水水质。
负荷过低(远低于设计负荷)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有机物浓度过低、进水流量过小或工艺调整不当等。
处理措施
调整进水:查找进水有机物浓度低的原因并解决(如是否有其他污水混入等),适当增加进水流量。
优化运行:可考虑在不影响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如优化温度、PH值等条件),提高对低浓度有机物的处理效率。
五、油脂、SS等杂质异常
油脂过多(超过50mg/L)
原因分析
可能是隔油等预处理设施故障或效果不佳、进水油脂含量突然升高等。
处理措施
修复或强化预处理:检查并修复隔油池、气浮池等预处理设施,提高油脂去除效率;对于高油脂进水可增加化学除油等处理环节。
清理厌氧塔:对厌氧塔内积累的油脂进行清理(如采用水力冲洗、机械刮除等方法),防止其影响微生物与污水的接触和处理效果。
SS过多(超过400mg/L)
原因分析
可能是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运行异常、进水SS含量增加等。
处理措施
优化预处理:检查沉淀池的运行参数(如沉淀时间、表面负荷等)并进行调整,增加过滤装置(如砂滤、纤维滤等)进一步去除SS。
清理厌氧塔:定期清理厌氧塔内积累的SS,防止其堵塞和影响水力条件及微生物活动。
六、升流速度异常
升流速度过快(超过适宜范围,如UASB超过2m/h、IC超过8m/h)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流量过大、厌氧塔结构损坏(如截面积变小等)等。
处理措施
调节进水流量:适当降低进水流量,使升流速度恢复到适宜范围。
检查修复结构:检查厌氧塔内部结构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及时修复,防止因升流速度过快导致微生物流失等问题。
升流速度过慢(低于适宜范围,如UASB低于0.5m/h、IC低于3m/h)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流量过小、厌氧塔内堵塞(如SS、油脂积累等)等。
处理措施
增加进水流量:在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进水流量提高升流速度。
清理堵塞物:对厌氧塔内的堵塞物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的水力条件和升流速度。
七、硫酸根、VFA异常
硫酸根过高(超过2500mg/L)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硫酸根含量高且未进行有效处理、厌氧塔内硫酸根还原反应受抑制等。
处理措施
预处理除硫酸根:采用化学沉淀(如加氯化钙等)、离子交换等方法对进水硫酸根进行预处理去除。
优化微生物环境:检查并调整厌氧塔内的温度、PH值、微生物菌群等,促进硫酸根还原菌的活性,使其将硫酸根转化为其他物质。
VFA过高(超过1000mg/L)
原因分析
可能是进水负荷过高、微生物代谢失衡(如产酸菌和产甲烷菌比例失调)、温度或PH值等条件不适宜等。
处理措施
降低进水负荷:如前文所述进行进水分流、稀释等操作,减少有机物进入量,缓解微生物处理压力。
调节微生物生态:通过添加微量元素、接种特定微生物等方式调节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等的比例和活性,促进VFA的分解代谢;同时优化温度、PH值等条件,使其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当厌氧塔参数异常时,需要及时准确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要密切监测处理效果和微生物状态等,确保厌氧塔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89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厌氧塔运行参数异常应对措施,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