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工艺流程及吸收塔设计参数分析
生物质锅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SO?),若不加控制将严重影响大气环境,造成酸雨、腐蚀和生态破坏。因此,烟气脱硫是生物质锅炉实现超低排放的核心环节之一。
生物质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烟气成分与燃煤锅炉存在差异:
SO?浓度较低:一般在300-800 mg/Nm?,波动较大。
粉尘浓度高:对脱硫系统喷淋装置和循环浆液的磨损较严重。
含氯量高:烟气中HCl含量高,易对设备造成腐蚀。
水分含量高:有利于吸收反应,但需注意防止系统结露腐蚀。
这些特性决定了脱硫系统在设计上需兼顾耐腐蚀、抗磨损和高效吸收。
该工艺通过石灰石浆液喷淋吸收SO?,生成亚硫酸钙,再经鼓风氧化生成石膏,优点是效率高(可达95%以上),副产物石膏可综合利用。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浆液循环系统复杂。
通过喷雾干燥塔将石灰浆雾化,与烟气接触吸收SO?,生成干燥副产物,由后续除尘器捕集。优点是投资较低、无废水排放,缺点是脱硫效率略低(一般70-90%)。
采用干态石灰粉与烟气反应,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适合小型生物质锅炉。但脱硫效率受反应温度影响较大,一般为60-80%。
综合考虑中大型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要求,湿法或半干法脱硫更具应用优势。
吸收塔是湿法脱硫系统的核心设备,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脱硫效率和运行经济性。
常见塔型有喷淋塔、鼓泡塔、旋流塔等。生物质锅炉多采用喷淋塔,因其结构简单、压降低、易于改造和维护。
液气比是脱硫效率的关键参数,一般控制在8-12 L/Nm?,过低则脱硫效率下降,过高会增加能耗和设备磨损。
喷淋层数量和喷嘴布置应保证烟气与浆液充分接触,避免死角和偏流。喷嘴应选用耐磨、耐腐蚀材质,喷雾粒径控制在100-300 μm以提高传质效率。
浆液循环泵需留有20-30%冗余量,保证在部分喷嘴堵塞时仍能维持流量。塔底设置曝气装置进行氧化,保持浆液pH在5-6,确保石膏晶体质量。
为防止夹带浆液进入后续设备,除雾器应分多级设置,并配备在线冲洗装置,定期清洗以防堵塞。
吸收塔内壁通常采用玻璃鳞片、橡胶衬里或耐腐蚀合金涂层,关键部位需加厚设计或采用耐磨衬板,以延长使用寿命。
1.pH在线控制:通过调节石灰浆加入量维持pH稳定,防止过量投加造成结垢或不足导致脱硫效率下降。
2.喷嘴维护:定期检查喷嘴磨损和堵塞情况,保持喷雾均匀。
3.循环浆液管理:监控Ca/S摩尔比、密度、固含量,防止过饱和结垢。
4.除雾器冲洗:根据压差升高情况及时冲洗,避免压降过大导致能耗上升。
5.防腐检查:定期检查塔体衬里和金属部件腐蚀情况,及时修补。
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设计需结合烟气特性选择合适工艺,并在吸收塔设计中重视液气比、喷淋层布置、除雾器设计和防腐措施。运行过程中通过精准的pH控制、浆液管理和设备维护,可以长期稳定实现超低排放目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为生物质锅炉的绿色清洁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超低排放要求下湿法脱硫的发展前景超低排放要求下湿法脱硫的发展前景 一、技术优化与创新方向 1、提效改造需求迫切 传统湿法脱硫(如石灰石-石膏法)的脱硫效率需从常规的95%~98%提升至99.5%以上以满足超低排放(如SO?浓度≤35 mg/Nm?),甚至有新上的大型高效脱硫系统,排口竟然可以达到≤25mg/Nm?。为此需进行技术升级。 1)优化喷淋层设计:增加喷淋层数、改进喷嘴结构以提高气液接触效率。 2)提高液气比(L/G):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生物质锅炉烟气处理技术工艺论述,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