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国建筑事务所 FAR frohn&rojas 为业主 Euroboden GmbH 设计的 Lion Feuchtwanger Strasse 住宅区,位于柏林卡尔斯多夫北(Kaulsdorf Nord),总建筑面积约 12,765 平方米。项目选址于典型的 1980 年代预制构件住宅区之中,旨在以当代表达方式重构“系列化建造”背景下的壁板式住宅体系,探索更契合当代“生活与工作”融合趋势的多样化居住模式。
项目所处区域由东西、南北两条绿色轴线交汇而成,是原民主德国时期大型住宅区的一部分。新建的两栋六层住宅楼围合出一个架高的中央 “ 花园平台 ” ( garden plateau ),成为整个社区的共享公共空间,内部设有休闲、游乐与社交功能。平台下方设置了通透的交通层,容纳了包括健身场地、自行车与汽车停车位、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居民包裹驿站等便民设施,打造出一个复合型、多功能的居住结构。
Lion Feuchtwanger Strasse 的建造逻辑延续了 “ 预制构件 ” 体系的脉络 —— 但不同于周边使用成品墙板的旧式预制住宅楼, FAR 在该项目中采用了一种开放式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系统,这类构件通常用于工业或商业建筑,使建筑本身具备更高的空间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一思路在其此前位于柏林莫阿比特的 Wohnregal 项目中已有所尝试,并在此次项目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住宅单元面向中央平台布置,上层公寓通过外廊进入,这些开放式拱廊不仅承担交通流线功能,同时也为住户提供了私密的户外休憩空间。每个单元门前延展出波浪形的阳台,既可远眺下方花园,也形成了视觉上的节奏感。不锈钢金属网围栏一方面提供安全保护,另一方面也便于植物攀爬,为建筑注入生长的生命力。
在朝向邻里一侧的外立面设计上,两栋建筑表现出更为 “ 封闭 ” 的姿态,采用法式阳台与落地推拉窗交替排列,并搭配封闭式铝板,强化了建筑的层次与秩序感。所有公寓均具备双面采光,面向花园平台与街区两侧开放,内部平面布局灵活,允许住户根据个人偏好调整起居空间的朝向与功能划分。
在统一的结构框架内, FAR 提供了丰富的住宅类型:花园平台层设有双层 “ 联排别墅 ” 单元,主要面向家庭居住;上层则为单层公寓,类型多样,适配不同居住人群的需求。这一策略不仅延续了 “ 系列化建造 ” 的逻辑,也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图片: David Hiepler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28.73 万条内容 · 41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在城市中找到温暖的家,老年人的理想生活方式艾伦·布朗宁混合用途住宅大楼的创意源自一群亲密朋友的思考,他们希望在晚年能够继续保持紧密的联系。这个共享住宅项目正是他们的解决方案,借由社区精神和共享生活空间的设计理念,打造了一个既能保持彼此亲密关系,又不失独立性的居住环境。这个项目的地点选在了波特兰东南区的迪维申街,这里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零售和商业区,还拥有便捷的步行设施和完善的医疗资源,正好符合许多老年人选择居住在城市里的需求,也为居家养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