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紧盯“碳达峰、碳中和”总目标,以大批“高大精深尖特”的建筑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为载体,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逐步实现建筑业由高速发展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下面,与您一同探析土木工程领域绿色低碳典范项目—— 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在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中的应用 ,体验绿色、低碳、智能、生态的未来新建筑。
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在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掘进
盾构智能掘进系统。集成了神经网络、机器学习、预测算法、边缘反馈控制、应急熔断等技术,实现了复杂地质盾构掘进主动参数,盾构姿态预测、调整与控制,被动参数预警、异常事件预报与防控。减少盾构主司机2人,实现盾构掘进有人值守、无人操作,姿态控制更为平稳,中线控制更为精准。
智能拼装
弧形件与中隔墙拼装机器人,融合专业化设计、数字化BIM建模、构件预制化与装配式安装技术,打造出集智慧、高效、装配于一体的智能拼装机器人。该机器人实现了大型预制件的一键智能拼装,弧形件每块拼装平均耗时22min,效率较传统作业提升3倍,每班节省4人。中隔墙每块拼装平均耗时38min,舍弃传统的现浇方式,作业效率提升10倍,每班节省7人。对工程直接经济效益达3473.2万,节约工期达3.5个月。
智能诊断
智能油水和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盾构机液压系统温度、水分、污染度等关键指标在线检测;主轴承、主驱动、主减速箱等核心部件振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具备故障预警推送和指导制定维修方案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及时处理,减小设备故障率达60%。
隧道结构综合智能检测。集成了非接触多通道探地雷达、机器视觉检测与三维激光扫描等系统,实现了隧道结构内部病害、表观缺陷、几何形变等快速检测,应用智能算法进行精准判识。
智能协同
盾构群组装备智能互联协同管控系统。实现了盾构机、泥水分离设备、门吊、运输车辆、弧形件、中隔墙拼装机器人等设备智能互联,具备群组装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控、生产调度协同指挥等功能。有效降低设备无效运行时间,避免门吊等大型设备故障,设备利用率提高10%,施工组织效率提高16%,掘进效率大大提升,创造了14m级盾构单日掘进32m、单周掘进180m、单月掘进650m以及月平均进尺420m的行业记录。整体工期提前约2.5个月。
智能物管
在中铁隧道局集团的匠心独运与不懈努力下,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项目不仅成为了一座展示现代工程技术与智能建造理念的璀璨明珠,更引领了我国乃至全球隧道建设行业的新风尚。从智能掘进到精准拼装,从在线诊断到智能协同,每一个环节的突破与创新,都是对“智慧建造”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项目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展现的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建造模式,将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是对中铁隧道局集团卓越实力与创新精神的最佳证明,更为我国隧道工程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
素材来源:综合部、基金奖励办公室,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整编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2880 条内容 · 7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一键转换,无缝衔接,世界首台顶管/盾构一体机顺利下线!9月10日,城建装备自主研发的13.53*8.438m顶管/盾构一体机完成验收顺利下线,日后将服务于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工程洞泾站站后折返线的建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