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场概况
该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该厂在新增一条生产线后,废水氨氮浓度骤升至180-220mg/L,传统工艺的处理能力完全不足,二沉池出水 氨氮浓度高达65-78mg/L,远超排放标准15mg/L。
2
原废水处理系统
该厂采用“格栅+调节池+UASB厌氧反应器+好氧曝气池+二沉池”的传统工艺。
3
原处理工艺调整
技术团队首先对 原有工艺 进行了针对性调整。在好氧曝气池阶段,通过 增加曝气设备数量 ,将曝气强度从原来的1.2m3/(m2?h) 提升至2.0m3/(m2?h);
同时 延长曝气时间 ,从8小时增加到12小时,强化好氧微生物对氨氮的硝化作用;此外,在调节池与UASB厌氧反应器之间 增设前置反硝化池,投加碳源 ,控制碳氮比在5:1,促使反硝化菌繁殖,提前降解部分氨氮,减轻后续好氧池的处理压力。
4
废水氨氮超标处理
引入 氨氮去除剂 ,在二沉池出水端设置 投加装置 ,采用“分段投加”方式:第1阶段按500mg/L的剂量投加,搅拌反应30分钟后,第2阶段按300mg/L的剂量补投,确保去除剂与废水充分反应。
5
废水处理效果
经过 工艺调整与氨氮去除剂 的协同处理,该厂废水氨氮浓度实现快速达标: 处理前浓度180-220mg/L , 工艺调整后降至35-42mg/L ,加入 氨氮去除剂后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3-8mg/L ,远 低于15mg/L的排放标准 。同时,该方案操作简便,无需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给排水资料库
返回版块22.44 万条内容 · 55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珠江流域节水实践十佳典型案例发布!近年来,珠江流域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实际创新实践,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水创新举措和特色经验。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珠江流域节水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经推荐申报和专家评审,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等地10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