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花江峡谷大桥将于9月28日正式通车
9月24日,“桥见中国——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新闻发布会”在贵州举行,有“世界第一高桥”之称花江峡谷大桥,将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花江峡谷大桥是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到水面高度625米,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前列,也是目前全球最高的桥梁之一。
大桥建设过程中,桥梁建设团队克服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峡谷风强等难点,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研发第四代“智慧缆索吊装系统”,在600米高空“穿针引线”,实现毫米级施工精度;创新采用“上下水平稳定板+中央稳定板”抗风措施,并将下稳定板设计为空中竞速跑道;首次使用光纤光栅对整根主缆温湿度、应力进行监测,联动除湿系统对主缆湿度进行干预;首次采用锻焊组合式索鞍,将索鞍的重量降低了30%,获得授权专利21项,多项技术成果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为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贵州交投方案”。
花江峡谷大桥还是集观光、体验、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与周边黄果树大瀑布、万峰林等区域旅游资源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将由过去的二小时缩短至两分钟,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带动沿线农产品销售、民宿餐饮、文创产品等产业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将加速贵阳、安顺、黔西南城市群的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为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来源:贵州桥梁)
02
我国最北跨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
9月23日, 北漠高速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跨越富嫩铁路线的转体T构立交桥成功完成转体,为后续路面层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漠高速项目五大连池至嫩江段,跨越富嫩线铁路立交桥工程位于嫩江市鹤山农场与富裕至嫩江铁路交叉处,交叉形式为立体交叉,采用(55+55)米转体T构跨越富嫩铁路。在公路小里程侧设置T构主墩,一跨跨越单线富嫩铁路,桥梁采用转体施工,逆时针转体75.8度,转体重量1.5万余吨。
该转体梁上跨既有富嫩铁路,营业线施工涉及行车安全与施工安全,危险源多且施工局限性大。项目团队高度重视,多次邀请权威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度优化,从源头上保障每一个施工环节科学合理。项目部始终将安全发展理念贯彻施工全过程,对现场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等专项培训,做到施工方案入心入脑、作业流程符合规范。同时与铁路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为转体桥合龙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转体过程中,项目团队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严格按照预定参数进行操作。现场技术人员密切监测转体数据,确保转体角度、速度等关键指标精准无误。经过紧张有序地施工,重达1.5万吨的转体桥最终实现了精准对接,成功完成“空中大挪移”。
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陆路枢纽,项目建成后将嫩江至五大连池通行时间缩短40%,辐射3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连接4个对俄边境口岸,将对国家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深入推进重点垦区、林区改革及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来源: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03
渝万高铁五步河双线特大桥合龙
9月24日,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五步河双线特大桥顺利合龙,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渝万高铁五步河双线特大桥全长1796米,共设计48个墩台,其中墩高超过50米的20个,跨越S207省道及长江支流五步河,主跨采用连续刚构,总跨度达392米,桥址区域环境敏感性高,具有安全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工期压力紧等多重挑战。施工方在五步河双线特大桥构建了以“桥梁智能建造平台+智能悬臂造桥机”为核心的新型桥梁建设管理模式,持续推动大跨度连续刚构施工向建设数字化、决策智能化、管理精细化转型升级,顺利实现大跨度梁体的毫米级精确合龙。
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正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有力促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主城都市区的便捷联系,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实施、助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光明网)
04
黄百铁路广西段新六银隧道顺利贯通
9月24日,新建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以下简称“黄百铁路”)新六银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黄百铁路广西段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新六银隧道位于百色市右江区境内,全长219米,是黄百铁路接入南昆铁路永乐至百色间增建二线工程的重点难点工程。该隧道隧址区属丘陵地貌,围岩以V级为主,稳定性差;且紧邻既有南昆铁路,最小距离仅20米,施工过程中需同步保障铁路运营安全,技术难度与安全风险较高。
为攻克施工难题,百色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有关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采取多项精准措施:一是强化监控量测,实时掌握围岩及铁路路基变形数据;二是优化施工工法,摒弃传统爆破掘进,全程采用机械开挖,降低施工振动与扰动;三是加强支护措施与现场管控,确保隧道施工与南昆铁路运营“两不误”。
截至目前,黄百铁路广西段建设进展顺利,新建33座隧道中,正洞掘进超37000米,贯通数量达6座(占总量近20%);桥梁完成桩基超3100根、建成桥墩280个;路基土石方完成超360万立方米。
黄百铁路全长约315公里,跨贵州、广西两省(区),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线路北接沪昆铁路,南连南昆铁路,途经百色及苗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地区,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成为贵州北部至广西北部湾的便捷通道,对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南国今报)
05
丽水市区路湾大桥开工建设
9月22日上午,在大型工程机械的阵阵轰鸣声中,丽水市区又一座跨江大桥——路湾大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丽水市“三江口”协同发展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路湾大桥是连接丽水南、北城的重要通道,北起城北街,南连小白岩路,主要建设道路、桥梁、管网及配套工程等,总投资7.8亿元,桥梁全长430米,采用双向六车道,计划工期1080天。
在项目现场,代建单位已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据了解,目前正在开展土方平整作业,靠近江边位置也将马上开始钢栈桥的施工,这是为后续水上桩基施工、墩柱施工和主桥施工做准备,预计主桥施工将于明年年初全面铺开。
路湾大桥是丽水市“三江口”协同发展区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构建该区域“三横四纵”骨干路网的关键性项目。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速‘三江口’协同发展区开发建设,开展路湾大桥、小白岩路、花街路二期等项目。”其中,花街路二期项目已于今年7月中旬顺利开工。随着路湾大桥的开工建设,丽水市交通路网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三江口”各片区的融合发展。
据介绍,全体参建单位将锚定目标、全力以赴,在保障施工安全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调配资源,全力抢抓工期,力争大桥2027年底前建成通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丽水发布)
来源:公众号桥梁视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19.43 万条内容 · 64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