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HAPPY·VALUE
创造价值 · 园中有乐
无论你是拥有一方小露台,还是一片几十平米的院子,都能通过科学设计与亲手打造,将其变成放松身心、招待亲友的 “秘密花园”。本文将以 “手把手教学” 的方式,从前期准备、功能分区、景观设计、水电气系统布局到后期维护,用详细内容,带你完成庭院从 “空白场地” 到 “理想空间” 的蜕变,即使是庭院设计新手,也能轻松跟上节奏。
一、前期准备:摸清家底,定好方向(新手必看!)
在拿起工具动工前,做好前期准备能避免 90% 的后期返工。这一步的核心是 “摸清场地情况” 和 “明确自身需求”,就像盖房子先打地基,基础越扎实,后续设计越顺利。
(一)场地勘察:用 “五看” 摸清庭院底细
看面积与形状:先拿卷尺测量庭院的长、宽、对角线长度,记录下准确尺寸(比如 “长 12m× 宽 8m,呈长方形,角落有一处 1.5m×1.2m 的设备间”),再在纸上画出简易平面图(不用专业,标注清楚尺寸即可)。特别注意 “异形区域”,比如弧形边缘、突出的墙角,这些地方后期可能需要定制景观来适配。
看朝向与光照:连续 3 天观察庭院不同时间段的光照情况(早 8 点、午 12 点、晚 4 点),在平面图上标注 “强光区”(每天光照≥6 小时,适合种月季、向日葵)、“半阴区”(光照 3-6 小时,适合种绣球、铁线莲)、“阴生区”(光照≤3 小时,适合种绿萝、玉簪)。朝向决定光照:朝南庭院光照最充足,朝北庭院光照最弱,朝东庭院上午有光,朝西庭院下午有光(需注意西晒高温,后期要选耐热植物)。
看土壤与排水:找 3 个不同区域,挖 20cm 深的土坑,观察土壤情况:①若土壤发黑、疏松,捏成团后轻掰即散,是 “肥沃壤土”,适合大多数植物;②若土壤偏沙,浇水后很快渗透,是 “沙质土”,需后期混合腐叶土改善保水性;③若土壤黏重,浇水后积水,是 “黏质土”,需加河沙、珍珠岩增强排水。同时测试排水:在土坑内倒 10L 水,若 1 小时内渗完,排水良好;若超过 2 小时仍有积水,后期需做排水坡度(庭院整体坡度 1%-3%,向排水口倾斜)。
看现有设施:记录庭院内已有的固定设施,比如:①房屋外墙的出水口(距离地面 1.2m,是自动喷淋系统的进水点)、电源插座(位置、数量,决定后期照明线路的延伸方向);②户外的水龙头、下水道口(排水口需保留,避免后期积水);③高大的树木(若保留,需考虑其根系范围,避免在下方挖深沟埋管道)。
看周边环境:观察庭院周边是否有遮挡(比如邻居的高墙、大树,会影响光照和通风)、是否靠近马路(若靠近,后期需考虑隔音,可种高大灌木形成绿篱)、是否有隐私泄露风险(比如低楼层庭院,可在边界种爬藤植物 + 围栏,提升隐私性)。
(二)需求定位:明确 “你想怎么用庭院”
不同家庭的需求差异很大,先问自己 3 个问题,避免盲目设计:
核心功能是什么?:是 “种花种草的花园”“孩子玩耍的场地”“招待朋友的户外客厅”,还是 “兼顾种菜的小菜园”?比如有孩子的家庭,需预留至少 8㎡的 “无植物硬化区”(铺防滑地砖),放秋千、玩具;喜欢喝茶的家庭,需规划 6-10㎡的 “休闲平台”,放户外桌椅、遮阳伞。
喜欢什么风格?:新手推荐 4 种易落地的风格:①现代简约风: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用简洁的线条(比如直线型花池、平顶遮阳棚),搭配少量耐修剪的灌木(如冬青、黄杨),适合小户型;②中式田园风:用青砖、木栅栏、石灯笼,种荷花、竹子、月季,搭配小水景(如小鱼池),适合喜欢传统文化的家庭;③日式枯山水风:用砂石铺地(模拟水流)、搭配造型松树、石灯笼,几乎不用浇水,适合没时间维护的家庭;④美式乡村风:用原木花架、彩色花盆,种大量草本花卉(如波斯菊、百日草),搭配户外烧烤架,适合喜欢热闹的家庭。
预算有多少?:庭院打造的成本主要分 3 类,新手可根据预算分配:①基础改造(占 40%):包括地面铺装、排水、水电气管道,比如 100㎡庭院,基础改造约 1.5-2 万元;②景观设施(占 30%):如花架、凉亭、水景,1 个简易木花架约 2000 元,小鱼池约 5000 元;③植物与灯具(占 30%):100㎡庭院,中等档次植物约 1 万元,照明系统约 5000 元。预算有限的话,可先做基础改造 + 核心功能区(如休闲平台),后期逐步添加其他景观。
二、功能分区:把庭院 “划分为不同房间”
就像家里分客厅、卧室,庭院也需要 “分区”,避免功能混乱。根据 100㎡以内的小户型庭院为例,推荐 4 个核心分区,可根据面积灵活调整。
(一)入口过渡区:从 “室外” 到 “庭院” 的缓冲
位置:靠近庭院大门,面积占 10%-15%(比如 100㎡庭院,入口区 10-15㎡)。
作用:遮挡视线,提升隐私性,同时给客人 “第一眼美感”。
设计步骤:
做 “遮挡”:在大门内侧种 1-2 株中等高度的植物(如桂花、腊梅,高度 1.5-2m),或放 1 个木质屏风(高度 1.2-1.5m),避免从大门直接看到庭院内部;
铺 “引导路”:从大门到庭院内部,铺一条宽 0.8-1m 的步道,材质选防滑地砖(如青石板、透水砖),步道两侧可种低矮花卉(如矮牵牛、石竹),或放 2 个造型花盆(高度 0.5-0.8m);
加 “小细节”:在步道旁装 1 个矮柱灯(晚上照明),墙上挂 1 个木质信箱或花盆架,增加生活气息。
(二)核心休闲区:庭院的 “户外客厅”
位置:选光照适中、靠近房屋的区域(方便接水、接电,也方便从室内到户外),面积占 20%-30%(100㎡庭院,休闲区 20-30㎡)。
作用:日常休憩、喝茶、招待朋友,是庭院的 “核心使用区”。
设计步骤(以现代简约风为例):
地面铺装:整体铺防滑透水砖(颜色选浅灰色,耐脏),砖缝用细沙填充(避免积水);若预算充足,可在中间铺 1 块 2m×3m 的防腐木平台(抬高 10cm,防潮),放户外桌椅;
遮阳避雨:在平台上方装 1 个 1.8m×2.5m 的铝合金遮阳棚(平顶,颜色选白色或浅灰色),或搭 1 个木质花架(顶部种葡萄、紫藤,夏季遮阳);
家具搭配:放 1 套户外藤椅(1 桌 4 椅,椅面选防水布料),角落放 1 个收纳箱(存户外用品,如抱枕、茶具),若空间够,可加 1 个小型烧烤架(靠近排水口,方便清理)。
(三)植物景观区:庭院的 “颜值担当”
位置:除入口区、休闲区外的剩余区域,面积占 40%-50%(100㎡庭院,植物区 40-50㎡)。
作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根据光照分区种不同植物,避免 “一片乱种”。
设计步骤(分 3 个小分区):
花境区(半阴区):选庭院半阴处(如房屋东侧),做 1 个宽 1-1.2m、长 3-5m 的花池(高度 0.3-0.4m,用砖砌,外侧贴文化石),从外到内种 “高 - 中 - 低” 三层植物:外层种中等高度的灌木(如绣球花,高度 0.8-1m),中层种多年生花卉(如铁线莲、萱草,高度 0.5-0.8m),内层种低矮地被(如酢浆草、矾根,高度 0.2-0.3m),花期错开(确保四季有花看);
草坪区(强光区):选庭院光照最充足的区域,铺冷季型草坪(如高羊茅,适合北方)或暖季型草坪(如马尼拉,适合南方),草坪面积控制在植物区的 1/3 以内(太大难维护),草坪边缘用矮石砖围边(高度 0.1m,防止草坪蔓延到步道);
乔木区(边角区):在庭院角落种 1-2 株高大乔木(如香樟、樱花,高度 3-5m),树下可铺碎木屑(防杂草,同时美观),放 1 个石凳(夏季乘凉),避免在乔木下方种需强光的植物(乔木会遮挡光照)。
(四)辅助功能区:根据需求灵活添加
小菜园区(若有种植需求):选庭院强光区,做 2-3 个宽 1.2m、长 2m 的种植箱(高度 0.5m,用防腐木制作,底部留排水孔),种易生长的蔬菜(如番茄、黄瓜、生菜),种植箱间距 0.8m(方便采摘);
水景区(若喜欢水景):在休闲区旁做 1 个小型小鱼池(尺寸 2m×1.5m,深度 0.6-0.8m),池壁用玻璃或砖砌(外侧贴马赛克瓷砖),池底铺鹅卵石,放 1 个小型水泵(循环水质),池边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注意:鱼池需靠近排水口,定期换水(避免水质发臭);
储物区(必备):在庭院角落(隐蔽处)放 1 个户外储物柜(材质选防水塑料或防腐木,尺寸 1m×0.5m×1.2m),存放园艺工具(如铲子、水壶)、肥料、户外玩具等,避免杂物堆放影响美观。
三、硬质景观:庭院的 “骨架”,耐用是关键
硬质景观指 “非植物类的固定设施”,比如步道、花池、花架,是庭院的 “骨架”,选对材质和工艺,能减少后期维护麻烦。
(一)地面铺装:防滑、透水是核心
步道铺装:
材质推荐:①透水砖(价格约 50 元 /㎡,颜色多,透水好,适合多雨地区);②青石板(价格约 80 元 /㎡,质感好,中式风格首选,但需做防滑处理,比如表面拉槽);③防腐木(价格约 150 元 /㎡,适合休闲区步道,需每年刷 1 次木油防腐)。
施工要点:铺装前先平整地面,铺 10cm 厚的碎石垫层(增强排水),再铺 5cm 厚的水泥砂浆,最后贴砖,砖缝留 5mm(用细沙或美缝剂填充,美缝剂选户外专用,耐晒)。
草坪周边铺装:用 10cm 宽的青石板或防腐木做 “收边条”,高度与草坪平齐,防止草坪向步道蔓延,同时方便修剪草坪(修剪机可沿收边条走,避免伤砖)。
(二)花池与种植箱:植物的 “家”,要透气
花池(地面式):
材质:用红砖砌(外侧贴文化石,中式风格)或混凝土浇筑(现代风格,可刷外墙漆),高度 0.3-0.5m(太高易积水,太低植物易倒伏)。
施工要点:底部留 3-5 个排水孔(直径 5cm,孔内垫纱网,防泥土流失),底部铺 10cm 厚的碎砖或陶粒(增强排水),再填种植土(配方:园土 4 份 + 腐叶土 3 份 + 河沙 2 份 + 有机肥 1 份)。
种植箱(抬高式):
材质:选防腐木(厚度≥2cm,避免变形)或食品级 PP 塑料(轻便,适合阳台小庭院),高度 0.4-0.6m(方便弯腰种植,不用蹲)。
施工要点:底部留排水孔(间距 15cm,每个孔直径 3cm),箱内先铺 1 层土工布(防止泥土漏出),再填种植土,避免直接接触箱底(留 5cm 空间,方便排水)。
(三)花架与遮阳设施:实用与美观兼顾
简易木花架:
尺寸:跨度 2-3m,高度 2.2-2.5m(方便过人,顶部可挂植物),立柱用 10cm×10cm 的防腐木,横梁用 8cm×8cm 的防腐木,间距 30cm(方便爬藤植物缠绕)。
固定方式:立柱底部埋入地下 50cm,周围浇筑混凝土(深度 60cm,直径 30cm),防止风吹倒;若在硬化地面(如瓷砖),可在立柱底部装金属底座,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
遮阳棚:
材质:选铝合金框架(轻便,防锈)+ PC 耐力板(透光率 70%,防紫外线,雨天不漏水),不推荐帆布(易脏,用 2-3 年需更换)。
安装:找专业师傅安装(确保框架牢固,抗风等级≥8 级),棚子边缘比休闲平台宽 30cm(下雨时雨水不滴到平台上)。
四、植物选择:新手别贪多,“好养” 是第一原则
很多新手容易 “乱买植物”,最后死一片,其实选对植物比 “种” 更重要。记住:“适地适树”,根据光照、气候选植物,优先选 “本土植物”(适应本地气候,少生病)。
(一)按光照选植物(新手必背)
强光区(每天光照≥6 小时):
灌木:月季(品种选 “果汁阳台”“朱丽叶”,勤花,抗病)、木槿(耐晒,夏季开花,花期长);
花卉:波斯菊(撒种就活,花期 6-10 月)、向日葵(一年生,夏季开花,适合有孩子的家庭);
草坪:北方选高羊茅(耐低温,-15℃不死),南方选马尼拉(耐高温,35℃以上能生长)。
半阴区(光照 3-6 小时):
灌木:绣球花(品种选 “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度变化,有趣)、铁线莲(爬藤植物,品种选 “水晶喷泉”,花期 5-9 月,需搭支架);
花卉:萱草(多年生,不用年年种,花期 6-8 月)、玉簪(耐阴,叶片翠绿,适合做地被);
爬藤:常春藤(四季常绿,可爬墙或挂在花架上,几乎不用管)。
阴生区(光照≤3 小时):
灌木:八角金盘(叶片大,四季常绿,耐阴能力强)、洒金变叶木(叶片有金色斑点,耐阴,适合点缀);
地被:绿萝(可铺地面,也可挂盆,耐阴,浇水就行)、一叶兰(叶片细长,耐阴,病虫害少);
蕨类:肾蕨(叶片像羽毛,耐阴,适合种在假山或树荫下,增加湿润感)。
(二)按季节选植物:确保四季有景
春季开花:樱花(乔木,花期 3-4 月,粉色花朵,浪漫)、郁金香(球根花卉,花期 3-5 月,适合种在花境前排);
夏季开花:荷花(水生植物,花期 6-8 月,种在鱼池里)、紫薇(灌木,花期 6-9 月,花期长,被称为 “百日红”);
秋季开花:桂花(乔木,花期 9-10 月,香气浓,适合种在休闲区旁)、菊花(花卉,花期 9-11 月,品种多,适合盆栽);
冬季景观:即使在寒冷季节,庭院也能有生机。推荐种植蜡梅(灌木,花期 12-2 月,寒冬开花,香气浓郁,耐寒性强,-10℃可存活)、南天竹(灌木,冬季叶片变红,果实鲜红,观赏性高,适合搭配石灯笼)、常春藤(四季常绿,可缠绕在花架或围栏上,为冬季增添绿意)。若空间有限,可在休闲区摆放几盆耐寒盆栽,如羽衣甘蓝(叶片色彩丰富,像盛开的花朵,-5℃可正常生长)。
(三)植物搭配技巧:避免 “杂乱无章”
层次搭配:遵循 “高 - 中 - 低” 原则,比如在乔木(高 3-5m)下方种灌木(中 0.8-1.2m),灌木下方种花卉或地被(低 0.2-0.5m),形成立体景观。例如:香樟(乔木)+ 绣球花(灌木)+ 酢浆草(地被),既不遮挡光照,又能充分利用空间。
色彩搭配:避免同一区域颜色过多(最多 3 种主色),可采用 “对比色” 或 “相近色” 搭配。对比色搭配:如红色的月季(花)+ 绿色的冬青(叶),视觉冲击力强;相近色搭配:如粉色的樱花(花)+ 浅紫色的紫薇(花),温馨和谐。
花期搭配:选不同花期的植物,确保 “四季有花看”。春季种樱花、郁金香,夏季种荷花、紫薇,秋季种桂花、菊花,冬季种蜡梅,这样每个季节庭院都有亮点。
避免 “入侵植物”:新手别种生长过快、易泛滥的植物,如爬山虎(爬满墙后难清理,会破坏墙体)、加拿大一枝黄花(外来入侵物种,会挤占本土植物生存空间),优先选 “生长可控” 的植物。
五、水电气系统:庭院的 “命脉”,安全实用是核心
水电气系统是庭院的 “隐形支撑”,前期规划好,后期使用更省心。这部分内容新手容易忽略,但却是关键,尤其是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一)水系统:自动喷淋 + 手动浇水结合
自动喷淋系统(推荐 100㎡以上庭院):
核心设备:智能控制器(选带 Wi-Fi 功能的,可手机远程控制,如亨特 HC-800)、PE 给水管(主管道 Φ32mm,分支 Φ20mm)、分区域喷淋头(草坪用旋转喷淋头,花境用散射喷淋头,乔木用滴灌带)。
点位布局:草坪区按 “3.5m 间距” 布置旋转喷淋头(确保覆盖无死角);花境区每 2-3m 装 1 个散射喷淋头(水流柔和,不冲毁花卉);乔木区围绕树干 1.5m 处铺滴灌带(每米 10 个滴头,缓慢渗水)。
安装要点:管道埋深≥0.5m(南方)、≥0.8m(北方,防冬季冻裂),接口用热熔焊接(防漏水);控制器装在防水盒里,放在庭院配电箱旁(方便接线)。
手动浇水(小户型或预算有限):
必备工具:1 个 10L 手提式浇水壶(浇花用,壶嘴长,方便浇到根部)、1 个 20m 长的园艺水管(带喷枪头,有 “喷雾”“直流” 模式,喷雾浇花,直流浇树)。
取水点:在休闲区或花境旁装 1 个户外水龙头(高度 1.2m,带防冻功能,北方必选),方便接水管。
(二)电系统:照明 + 插座,安全第一
照明系统(分 3 类,满足不同需求):
功能照明(安全用):步道旁装矮柱灯(间距 3-5m,功率 10-15W,色温 3000K 暖白光)、入口处装柱头灯(高度 1m,功率 20W)、休闲区装壁灯(高度 2.2m,功率 18W),确保夜间行走安全。
氛围照明(造景用):花架上缠 LED 串灯(暖白色,功率 5-10W/100 灯)、水景旁装水下灯(IP68 防水,功率 15W,RGB 变色)、乔木根部装投光灯(功率 20-30W,向上照树冠,凸显树形)。
植物照明(护花用):若有喜阴但需补光的植物(如兰花),可装 LED 植物补光灯(功率 15W,每天照 4-6 小时,促进生长)。
安全要点:所有灯具防水等级≥IP65,线路用 RVV 3×1.5mm2 防水导线,穿 Φ20mm PVC 管埋地(深度≥0.7m),接头用防水接线盒,配电箱装漏电保护器(跳闸电流≤30mA)。
户外插座(方便用):
点位:休闲区装 1 个防水插座(高度 1.5m,带防溅盒,可插烧烤架、电风扇)、花境旁装 1 个插座(可插植物补光灯、电动喷雾器)。
规格:选 10A 五孔插座(通用),接线时需接地线(防漏电),避免在雨天插拔插头。
(三)排水系统:避免庭院积水
地表排水(基础):庭院整体做 1%-3% 的坡度,向排水口倾斜(比如从休闲区向花坛倾斜,花坛向下水道口倾斜),下雨时雨水自然流走。
暗沟排水(辅助,多雨地区必做):在步道旁、花池底部挖宽 20cm、深 30cm 的沟,沟内铺碎石(10cm 厚),上面盖土工布(防泥土进入),再铺步道砖或种植土,雨水渗透到碎石层,通过暗沟流到下水道口。
排水口(关键):在庭院最低处装 1-2 个下水道口(直径 10cm,盖不锈钢格栅,防落叶堵塞),连接市政排水管网,若没有市政管网,可挖 1 个雨水井(尺寸 1m×1m×1m,底部铺碎石,顶部盖井盖),雨水先流到雨水井,再慢慢渗透到地下。
六、后期维护:让庭院 “长久美丽”
很多人打造庭院后,因不会维护导致 “一年美、两年荒”,其实维护很简单,只要做好 “日常小维护 + 季节大保养” 即可。
(一)日常维护(每天 10 分钟)
植物浇水: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浇水,手指插入土中 2cm,干了就浇,浇透(直到水从排水孔流出),避免 “半截水”(只浇表面,根部缺水)。夏季早晚浇,冬季中午浇(避免冻根)。
清理杂物:每天捡庭院里的落叶、枯枝、垃圾,避免堆积在花池里(易滋生细菌);每周清理 1 次灯具、插座上的灰尘(保证照明效果,防止短路)。
简单修剪:剪掉枯萎的花枝(促进再次开花)、过长的枝条(保持植物造型),用园艺剪刀(锋利,剪口平整,避免感染),比如月季花开败后,从花下 2-3 片叶处剪掉。
(二)季节保养(每季 1 天)
春季(3-4 月,植物复苏):
施肥:给所有植物施 1 次有机肥(如羊粪、鸡粪,每平方米 500g,埋在根部 10cm 处,不直接接触根),促进发芽;
换盆:盆栽植物(如绣球花)若根系从排水孔长出,需换大 1 号的盆,加新的种植土;
检查设备:开启自动喷淋系统,测试是否漏水;检查照明线路,确保通电正常。
夏季(6-8 月,高温多雨):
遮阴:对怕晒的植物(如绣球花),在中午搭遮阳网(遮光率 50%),避免叶片灼伤;
防涝:雨后检查排水口,若堵塞及时清理;花池有积水,用小铲子挖沟排水;
防病虫害:每周喷 1 次多菌灵(防真菌病害),发现蚜虫、红蜘蛛,用吡虫啉喷雾(按说明书稀释,避免伤蜂)。
秋季(9-11 月,植物结果 / 落叶):
施肥:给乔木、灌木施 1 次磷钾肥(如过磷酸钙,每株 50g,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寒);
修剪:落叶乔木(如樱花)在落叶后剪去过密枝、病虫枝,保持树冠通风;
清理落叶:及时扫落叶,避免堆在草坪上(会压坏草坪,导致发黄)。
冬季(12-2 月,寒冷干燥):
防冻:北方地区,给盆栽植物(如月季)套保温袋,或移到室内;地栽灌木(如冬青)在根部培土 10cm 厚(防冻根);
断水断电:自动喷淋系统在结冰前排空管道水(避免冻裂),关闭控制器电源;户外插座拔掉插头,盖上防溅盒;
规划明年:冬季植物生长慢,可画图规划明年的植物调整,比如淘汰长势差的植物,新增喜欢的品种。
(三)常见问题解决(新手必看)
植物发黄:若叶片发黄、无光泽,可能是缺水(浇透即可);若叶片发黄、有斑点,可能是病害(喷多菌灵);若新叶发黄、老叶绿,可能是缺肥(施复合肥)。
草坪斑秃:若因干旱斑秃,及时浇水,1-2 周恢复;若因病虫害斑秃,先喷杀虫剂,再补播草籽(选和原草坪同品种的草籽,覆盖薄土,浇水保湿)。
喷淋头堵塞:取下喷淋头,用清水冲洗滤网,若有泥沙,用牙签挑出,装回后测试喷水是否正常。
灯具不亮:先检查断路器是否跳闸,若跳闸复位即可;若没跳闸,检查灯具接线是否松动,或灯珠是否损坏(损坏需换灯珠或灯具)。
七、总结:打造庭院的 “3 个核心”
前期规划比动手更重要:先勘察场地、明确需求,再画图设计,避免盲目动工(比如没看光照就买喜阳植物,结果死了);
“简” 比 “繁” 更易坚持:新手别追求 “大而全”,先做好核心功能区(如休闲区 + 小花园),后期再慢慢添加,维护起来更轻松;
“爱” 比 “技巧” 更重要:庭院需要用心呵护,每天花 10 分钟看看植物、清理杂物,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庭院会用 “开花、长叶” 来回报你。
按照以上步骤,即使是新手,也能在 3-6 个月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理想庭院。从前期的测量画图,到中期的分区施工、植物种植,再到后期的日常维护,每一步都不用追求 “完美”,只要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就是最好的庭院。现在就拿起卷尺,开始你的庭院打造之旅吧!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感谢分享转发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8 万条内容 · 28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林隙间的观景住宅,用设计再现乡土建筑语境精髓房屋主人是来自蒙特利尔的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育有两个孩子,希望打造一处森林休憩住所,同时也能容纳带孩子的朋友前来居住。项目场地的特点是,在两片陡坡之间有一处小型台地,而唯一的入口位于台地下方一层的位置。这一地理环境赋予了场地观赏湖泊的开阔壮丽视野。 乡土建筑背景 周边的建筑环境以两类建筑为主:一是农田上散落的众多住宅,二是湖滨坡地上分布的度假小屋。沿着街道行走时,能明显感受到这片建成环境 “基于实践经验逐步演变” 的特质 —— 附属建筑被不断增建,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多座不同尺度、不同朝向的建筑错落分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