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生态环境部召开 2025 年大气污染防治会!黄润秋部署:攻坚秋冬污染,谋划 “十五五” 蓝天路径

生态环境部召开 2025 年大气污染防治会!黄润秋部署:攻坚秋冬污染,谋划 “十五五” 蓝天路径

发布于:2025-09-22 11:40:22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9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召开 2025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副部长于会文主持会议并作总结。此次会议正值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对过往大气治理成效的复盘,更是对秋冬污染攻坚、“十五五” 工作布局的关键部署,为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划定清晰方向。

图片

一、回顾:我国成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国家,“十四五” 进展显著

黄润秋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成效前所未有,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其中,“十四五” 以来的进展尤为突出,各地区各部门围绕 “PM2.5 与臭氧协同控制” 核心目标,推动五大领域取得突破:

  1. 产业绿色转型

    重点行业(如钢铁、火电)污染减排持续深化,超低排放改造覆盖面扩大;
  2. 能源清洁利用

    燃煤减量、可再生能源替代加速,减污与降碳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3. 交通清洁升级

    新能源汽车推广、柴油货车治理扎实推进,移动源污染占比下降;
  4. 应急机制完善

    污染天气预测预报精度提升,区域应急联动更高效,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增强;
  5. 基础支撑夯实

    监测网络、执法能力、科技攻关同步加强,精准依法治污水平大幅提升。

二、方法论:建设美丽蓝天的 “四个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理之路

黄润秋强调,建设 “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的美丽蓝天,需深刻把握四大工作原则,构建中国特色大气环境治理体系: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聚焦群众关切,既要推动 PM2.5 浓度进一步下降、消除重污染天气,也要解决恶臭、餐饮油烟等 “身边的污染问题”,让治理成果惠及民生;
  2. 坚持稳中求进

    保持战略定力,不急于求成、不盲目冒进,以 “久久为功” 的节奏,稳步提升治理能力与成效;
  3. 坚持科学系统施治

    统筹 “发展与保护”“重点与全局”“减污与降碳”,避免 “单打一”,精准破解结构性(如产业结构偏重)、长期性(如臭氧污染)、根源性(如能源结构)问题;
  4. 坚持改革创新

    通过机制、技术、管理三重创新,完善 “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公众参与” 的共治格局 —— 既加强大气治理科技攻关,也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让治理更高效、更精准。

三、当下任务:攻坚秋冬污染,确保 “十四五” 目标收官

2025 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黄润秋明确当前核心任务是 “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1. 加快推进重点工程

    围绕 “降基础排放” 核心,攻坚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 / 炉窑淘汰、散煤治理、大宗货物清洁运输(如铁路、水路替代公路)等关键任务,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2. 强化区域应急联动

    落实 “早会商、早预警、早行动” 机制,提升预测预报精准度,针对可能出现的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实施差异化管控(避免 “一刀切”),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影响;                                                                                                                             
  3. 切实为基层减负

    严格整治形式主义,杜绝 “平时不作为、急时乱加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做到 “无事不扰”,让基层和企业集中精力抓治理、抓落实。

图片

四、未来布局:“十五五” 三大方向,锚定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作为美丽中国建设 “承上启下” 的关键时期,“十五五”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围绕 “一条主线、两个深入、三个提升” 展开:

  • 一条主线

    以 “PM2.5 浓度持续下降” 为核心,同步大力推进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强化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守住空气质量改善底线;
  • 两个深入

    1. 深入推进结构转型:从源头发力,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三大结构(如严控高耗能项目、扩大清洁能源占比、推广绿色物流),破解大气污染根源;
    2. 深入实施污染治理:强化多污染物(PM2.5、臭氧、氮氧化物等)协同减排,推动治理从 “单点控制” 向 “系统治理” 升级;
  • 三个提升

    1. 提升法规标准引领:将大气治理实践经验转化为法律制度,加快相关标准制修订,让治理有法可依、有标可循;
    2. 提升政策机制效力:优化大气环境管理制度,创新金融(如绿色信贷)、价格(如阶梯排污费)、财税、环保差异化管理政策,激发治理动力;
    3. 提升监测执法能力:完善大气监测网络,提高预测预报水平,推动执法监管 “提质增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2025-09-25 06:39: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86 万条内容 · 148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因水源保护区调整导致采矿权无法延续?法院判决:合理补偿

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发布10个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典型案例。此举旨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促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其中,两起典型案例引人关注: 一是因水源保护区调整导致采矿权无法延续,法院判决政府依法给予合理补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