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上海又建480米超高层!工地也能如此惊艳?

上海又建480米超高层!工地也能如此惊艳?

发布于:2025-09-19 11:59:19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来源:施工技术

|

作者:52万人关注

[复制转发]
     
     

日,由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 “未来浦西第一高楼” 480米北外滩91街坊项目,国内首创“筒柱一体空中工厂”惊艳亮相,顺利 完成首次钢平台整体提升。 全过程记录的延时摄影见证了这一长高过程!


 
 

北外滩91街坊项目,位于虹口区北外滩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规划高度480米,地上 99层、地下4层,集商业、办公、酒店、观光等功 能业态于一体,由 上海建工总承包部组 织实施,一建集团、机施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单位参建。


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 中,上海建工总承包部以总承包总集成为抓手,坚持超前策划、精 细化管控的理念,立足于本项目“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技术质量要求,依托自身在超高层施工管理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面对技术上的众多挑战,充分论证和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多方面实现技 术突破和创新。


紧邻地铁侧深大基坑施工变形主动控制关键技术


项目基坑紧邻轨交12号线区间隧道,最小距离约14m,且隧道顶部埋深较浅,仅6.9m至8.3m。 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8.5m 约3倍于隧道埋深 ,基坑开挖及后续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变形和地铁区间变形控制要求极高。


在基坑实施过程中,通过强轴力伺服补偿系统和主/被动区加固方法、阶次循踪注浆技术等,主动控制支撑轴力,以及定性控制注浆压力、区域,定量控制注浆流量和时间等参数,实现开挖过程填充土层损失和切断孔隙水压力传播路径,实现基坑变形精益化控制。主动控制技术的实施,极大降低了基坑施工对地铁的影响。

 


内埋混凝土支撑超厚混凝土大底板施工关键技术


本项目 采用第六道混凝 土支撑内埋底板的形式提高基坑变形控制能力。通过对底板结构进行有效优化,改 善支撑与 底板结合条件、深化厚薄板斜坡防水节点、集水井优化以及电梯底坑先外扩降低后回填还原的方式,解决了内埋支撑与传统底板施工工艺之间的冲突问题,实现了超深基坑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最优解。

 



超大规模底板施工总包数字化管控综合管理技术


本项目塔楼地下室底板厚度普遍达到5.5米, 局部深坑 厚度 达8.7m ,大底板钢筋8900吨,总浇筑方量高达40000m3。项目部15天完成钢筋吊运绑扎,40个小时完成混凝土浇筑。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地铁变形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图片

大底板实施过程中,通过综合管控数字平台对场外生产、道路运输、场内施工现状的精准把控。“点外卖式”混凝土材料下单,动态感知车辆预计到达时间,周边道路拥堵情况、现场蓄车能力,动态调整各搅拌站发车频率。机器人地面整平和抹光。总包管理+数字化成功实现了短时间内超大规模底板施工。


C8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本工程核心筒及巨柱大量使用 C80高性能混凝 ,且巨柱及部分剪力墙属于超大体积混凝土范畴,对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极高。同时C80混凝土浇筑时间跨越一年四季,施工质量受环境温度影响显著。


针对C80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控制难题,根据季节环境和工况、原材料情况,调整生产过程的天然砂、碎石的比例和外加剂、掺合料用量,实现不同环境温度下的C80配合比的动态精细化调控。针对C80混凝土施工工艺管理难题,分别编制C8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手册,涵盖从C80混凝土生产、运输、检测、浇筑到养护、缺陷处理的全部环节,指导现场施工实践。基于现场实际施工进行持续性对比观测,总结形成一套以绝热温升、降温速率等参数控制、以表面裂缝防治为核心的C80高性能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和工艺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和控制表面裂缝,C80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满足预期。

 
 


Q550高强厚板钢材焊接数字化管控关键技术


本工程主体巨柱、主体伸/环带臂桁架、裙摆外围/悬挑桁架等钢结构构件均大规模采用到Q550高强钢材质, 在国内房建领域属于首次大规模应用 ,施工经验相对不足;且最大板厚达到100mm,与超高空环境相匹配的厚板焊接工艺技术亟需开展完善研究。


总承包部组织人员开展工艺试验、应用调研,确定原材、焊丝、焊接工艺、预热温度等数据;进行高空原型焊接试验,模拟实际工况,保障现场施工质量。专项建立数字化云管控平台,对预加热/焊后保温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每道焊缝焊前/焊后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对焊接电流、电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每道焊缝电流、电压数值在允许范围之内。

 

原材复试

 

高空原型焊接


国内首创的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


北外滩91街坊项目采用 国内首创的 筒柱 一体化 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 “筒柱一体空中工厂”。 整个模架体系采用PLC液压同步控制技术,通过智能化的顶升控制系统,实现筒柱平台的安全、精准、高效同步爬升,全面提升施工效率。该智能建造装备的 首次爬升, 彰显了上海建工在建筑尖端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


 



“筒柱一体空中工厂”研发中采用轻量化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结构体系, 较传统装备总重减少40%。


 




超高层建造多功能智能装备数字孪生平台


项目团队应用 超高层建造多功能智能装备数字孪生平台, 有效监控模架装备上提式与侧顶式液压系统协同工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双系统高精度联动爬升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北外滩91街坊项目正不断向上生长,上海建工将为刷新浦西天际线全力冲刺。

来源:上海建工,上海建工科技创新平台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99 万条内容 · 162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565米“安徽第一高楼”项目!有望复工?

2025年9月13日 ,合肥市宝汇置业有限公司官方发文《重磅官宣!合肥滨湖宝汇项目重要合作方联合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似乎标志着这个规划 包含 565米 “安徽第一高楼”的合肥 宝能城 项目, 在停工数年之后,终于迎来重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