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中小学建筑设计:深圳 · 翠竹外国语学校/案例

中小学建筑设计:深圳 · 翠竹外国语学校/案例

发布于:2025-09-19 11:15:19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小微设计

|

作者:点击关注

[复制转发]
设计:   Link-Arc建筑事务所
这是一所建筑面积为44030 的小学,项目位于深圳市罗湖区老城内。学校场地北侧是城市主干道,相邻建筑功能混杂,包括医院、住宅、商铺、以及其他学校,场地狭长且不规整。如何在这样充满城市烟火气的环境内,在极高容积率(整体容积率 3.9,规定容积率 3.0)的条件下,为学生设计一个舒适有趣的高密度校园,并以此积极应对周边的复杂城市环境,是这个项目最大的挑战。
项目场地南侧规划了200米高塔住宅,建筑师将对日照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空间集中靠北侧布置,将南侧留给对日照要求相对宽松的运动场与生活区。将普通教室以最优于日照的方式排列好后,用开放的大平台将教室串联在一起,形成丰富的教学场所。建筑由北向南逐层下跌,形成教学台地,建筑师在台地上挖出一系列不同进深的“院子”,在校园内部形成了一系列多孔的校园空间。
这些普通教学功能之外的多孔与架空,形成了建筑中一些动态而不确定性的元素,是校园空间中真正的价值所在。整个校园都是流动的教学场所,课堂不只在教室之内,而将渗透到建筑的每个空间中。项目的建设场地十分有限,规划容积率超过 3.0,班级超过 40 个,为缓解教学楼体量对操场的压迫感,教学楼自南向北层层退台,将自然从地面层带到各个标高,形成梯田般自然生长的城市地景。
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屋顶花园,他们在课间 10 分钟的时候也可以快速来到花园之中玩耍放松。不同层的屋顶花园朝与城市各个方向的景观相呼应,形成有趣的对景与视觉延伸。
结合通风采光和周围环境,设计“挖出”了六个空间特色迥异的户外庭院。大树庭院位于建筑中心,将阳光引入建筑内部;其余五个庭院与周围环境相呼应,也是不同城市肌理的框景。
校园各功能垂直分区,对于日照和规范要求最严格的普通教室位于地上 1—4 层,5—6 层为特色教室,其他大尺度空间例如报告厅、风雨操场、餐厅、图书馆等位于地下。挖出的庭院延伸至地下,将阳光和自然风带到负十米标高,让自然渗透到建筑下部。
深圳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层级的屋顶花园可以在夏季减少建筑的热能吸收,暴雨时减少地表径流;大楼板给教室提供遮阳的同时,保证学生各种天气都可以在校园内不撑伞地穿行。

建筑的立面采用波纹微孔金属板进行遮阳,金属板低于楼板收边 400 毫米,中午遮挡强烈的直射光,下午让逐渐柔和的光线渗透到建筑内部。竖向的波纹穿孔铝板增强了板材的刚性,使受力更为合理与稳定,且不需在背后做背筋支撑,4 米高度的幅面尺寸仅用 3 毫米的板材厚度就可实现稳定的外观效果。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15 万条内容 · 29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校园公共建筑设计:丹麦 The Niels Bohr Building/案例

设计:   Christensen & Co. Architects 尼尔斯·玻尔大楼是哥本哈根大学理学院的标志性建筑。该建筑为大学提供了高度专业化的研究设施和社区建设空间,面积 55000㎡。 在这里,学生、教授和研究人员聚集在一个没有等级制度的研究社区中。 科学大楼容纳了不同的科学学科,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体育、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也容纳了分子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和电子科学等现代多学科专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