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仅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可能暗示着设备存在某些故障。以下是室内机噪音的主要类别:
液流声: 制冷时,内机蒸发器会发出“咯楞咯楞”类似水烧开时的声音,这是液流声的典型特征。
室内电机异常噪音: 涵盖内机轴承摩擦噪声以及室内机“嗡嗡”声等多种因电机运转异常产生的噪音。
内机异响: 较为宽泛的噪音类别,包含各种难以明确归类的异常声响。
系统脉动噪音: 由空调系统内部压力脉动引发的噪音。
热胀冷缩噪音: 因风道注塑件温度变化,材料膨胀、收缩系数差异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咔咔”声。
上下导风板和左右扫风格栅异响噪音: 导风板和格栅在运动过程中与周边部件摩擦或自身结构问题导致的噪音。
压缩机传递至室内的噪音: 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声音通过管路等传递到室内。
特点:在制冷模式下,内机蒸发器会发出“咯楞咯楞”的声响,这种声音类似于水烧开时的声音,较为明显且具有规律性。
将空调设置为送风模式运行,若液流声慢慢消失,基本可判定为液流声问题,仔细查看蒸发器的管路是否存在折瘪现象,管路折瘪会影响制冷剂的流动,从而产生异常声音。用螺丝刀顶住内机蒸发器管路,如分液头或拐弯处等关键部位,将耳朵贴住螺丝刀仔细试听,查找液流声最大的部位。而后用手抓住该部分铜管,感受液流声是否明显变小,以此确定噪音产生的具体位置。
处理:在液流声最明显的管路包贴阻尼块,阻尼块要尽量包厚实,这样可以增强其降噪能力,有效减少液流声。若内机管路存在折瘪现象,则需要更换蒸发器,以确保制冷剂能够顺畅流动,消除液流声。
内风机运转时会发出“淅淅淅”的摩擦声,如果这种声音从出风口左侧发出,基本可判断为轴承摩擦问题。该问题通常是由贯流风叶轴承与轴承珠配合不良引起的,具体原因可能包括轴承内有杂质、轴承安装不到位、风叶轴承碰伤等。
处理:将贯流风叶及轴承珠拆出检查,如果发现轴承内有杂质,则去除杂质,确保轴承内部清洁。检查贯流风叶钢轴或轴承珠是否有划痕,若有划痕则说明部件已损坏,需要更换故障部件。如检查无异常,可能是装配问题导致的摩擦声,此时可将风叶及轴承珠重新安装一下,调整好各部件的配合位置。
室内机电机运转时,会发出较为沉闷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持续存在,会影响室内的安静环境。
处理:检查电机引出线是否碰到底壳,如果引出线与底壳接触,会产生摩擦和震动,从而发出“嗡嗡”声,调整引出线位置即可解决问题。如装配无异常,可考虑更换电机,因为电机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导致运转时产生异常声音。
当风道注塑件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不同材料的膨胀、收缩系数存在差异,部件之间会相互摩擦,从而发出“咔咔”声。
处理:在面板体卡口位置贴绒布,绒布可以起到缓冲和减少摩擦的作用,降低热胀冷缩产生的噪音。
在面板体下内侧贴绒布,进一步减少面板体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摩擦。与面板体接触的接水盘保温泡沫表面贴绒布,避免接水盘与面板体因温度变化产生摩擦噪音。与面板体接触的接水盘风口下沿表面贴纤维带,纤维带同样能起到减震和降噪的效果。与面板体接触的底壳上沿、卡扣表面贴绒布或纤维带,全方位减少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摩擦噪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室内机异常节流噪音问题。当空调效果差且出现异常节流噪音时,很多时候是由于安装空调时操作不当导致的。例如,室内机选择右出管安装(180度掰管),主进液管反向弯曲,在折弯处应力过于集中,若没有按照工艺要求操作,用力过大掰管会导致管瘪,进而使制冷剂节流。此时需要重新调整管路,进行整形处理,故障即可排除。
【免责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