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固废处理 \ 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点“废”成金 绿染三晋通途

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点“废”成金 绿染三晋通途

发布于:2025-09-18 13:40:18 来自:环保工程/固废处理

来源:工业固废网

[复制转发]
图片  

八月的吕梁大地,草木葱茏。在文水县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的车间里,一场“点石成金”的蜕变正在上演: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经3D打印机喷头流转,5小时后便“生长”出造型精巧的道路花篮;废旧轮胎经特殊工艺研磨,化身改性沥青的核心原料;CFB灰渣与矿粉融合,摇身变为高速公路上性能优越的生态水泥……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生动场景正是山西以科技创新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注脚。

科技赋能,让固废开启“涅槃之旅”      

在生态构件车间,CFB灰渣、钢渣等原料倒入成型机,经12至16小时蒸汽养护,便成为路缘石、护坡砖,已广泛应用于汾石高速、文水市政工程;在沥青生产车间,废旧轮胎经破胶研磨,钢丝分离为钢纤维,橡胶则变身为改性沥青原料,每年可“消化”1万吨橡胶固废,创造3000万元产值;而在3D打印车间,以粉煤灰为原料打印的景观桥构件,将传统施工需数周的复杂结构压缩至5小时完成,让废弃资源成为“实用艺术品”。

这样的“固废奇迹”,在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俯拾皆是。作为“全国公路交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园区里的每一条生产线,都书写着变废为宝的故事。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镁基声屏障。”园区负责人杨嵩桥拿起一块灰色板材介绍,“这里面固废掺量超50%,吸声性能完全达标,而且还拿下了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项从科技进步奖里“走出来”的技术,如今已建成年产5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在公路沿线织就“降噪网”。

紧接着,他又拿起一份检测样品介绍道:“我们这款高性能掺合料可替代混凝土中50%以上的水泥,替代后抗冻融循环可达200次,还能让成本比普通水泥降低50%。”这项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技术,将在全省建设不少于3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构建完善的区域供应网络,为混凝土工程降本增效提供可靠支撑。

截至目前,山西路桥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已高价值利用工业固废260万吨,形成产值达3亿元。数字背后,是“多固废协同耦合”“蒸汽脱硫”等技术的突破,更是“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没有真正废弃物”的理念落地。

图片  
产学研协同,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固废资源化的突破,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在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的实验室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CFB灰渣的微观结构清晰可见——这里不仅能做宏观性能测试,更能探究固废利用的微观机制。

“80余台常规检测设备,加上SEM、XRF等精密仪器,让我们的研发有了‘透视眼’。”杨嵩桥说。这个对标高校研发能力的实验室,是园区创新的“心脏”,高性能掺合料、低碳凝胶材料等成果都诞生于此。而这颗“心脏”的跳动,离不开产学研协同的“血液循环”。

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与山西大学程芳琴团队共建“固废资源化交通材料研发中心”,学校每年派驻5至10名研究生、3至5名教授驻场研发;与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院所联合攻关,构建“基础研究—中试生产—工程应用”全链条模式。这种“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验题”的机制,让创新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我们的高性能掺合料生产线,年产能20万吨,能‘吃掉’15万吨电厂CFB灰渣。”该园区副总经理白万玉指着生产线说。这项技术的突破,正是校企联合攻关的成果——既解决了电厂固废堆存难题,又为公路建设提供了低碳材料,一举多得。

目前,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已与山西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环保部固管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协同的联合研发体系,组建了由4名博士、12名硕士及34名本科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研发团队,授权专利25项,主编标准15项,拥有山西省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中试基地、山西省交通静脉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绿色道路材料科技研究中心及固废资源化交通材料研发中心等平台,为产品和技术研发提供多层次智力支撑,为园区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图片  
绿色效益,铺就可持续发展“通途”      

“每吨固废‘变身’,都意味着少一分污染、多一分收益。”在国道307线文水至汾阳段施工现场,山西路桥集团项目经理史文凯介绍,这条52.74公里的公路,将全面应用煤矸石、钢渣等固废以及交通科技园路用产品,深挖路基路面全结构层的应用潜力。

这是山西打造“全固废利用示范工程”的缩影。立足全省年产4.6亿吨固废的省情,山西正推动固废资源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在长治国道208,煤矸石用于路基填筑;在隰吉高速,CFB灰渣用于路床改良;在太行一号旅游路,煤气化炉渣铺就路面基层;在左涉国道207,铁尾矿成为低标号混凝土原料……截至目前,全省交通领域已推广使用固废资源6700万吨,节约堆存占地4平方公里。

更深远的效益,藏在产业转型的肌理中。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构建的“再生资源交易平台”,用数字技术整合全省固废信息,实现“产废—运输—利用”全链条闭环。从“吃废料”到“产新品”,从“环保工程”到“朝阳产业”,固废资源化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二十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山西凭借科技创新之力,促使“废料”成功转变为“资源”;依托循环经济模式,让“绿色”切实成为发展的“底色”。

来源: 科学导报  记者 马骏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

9994 条内容 · 18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第五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类案件)

2025年,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 强化部门合作,加强联合监管,坚持追根溯源,深挖扩面,不断提升固体废物执法监管能力,查处了一批非法倾倒固体废物和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问题 。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 现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