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丨 引江补汉项目
在引江补汉工程的建设现场,一项惊艳众人的成果诞生了! 引江补汉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结机电安装1标项目 排导渠主体结构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其表面光可鉴人,宛如一面巨大的 “镜面”!
这条长415米
坐落于三峡库区龙潭溪右岸的
通体钢筋混凝土排导渠
作为排导建筑物的核心部分之一
背后藏着怎样的 “黑科技” 与匠心工艺呢?
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照镜子” 级施工工艺大揭秘
模板是浇筑混凝土的关键构件,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成型效果。排导渠施工选用了3米×3米大尺寸钢模板,大幅覆盖浇筑面积,显著减少拼缝数量,从根源上降低漏浆风险。施工团队为确保缝面严密,在模板之间采用高压缩双面胶带封缝,坚决杜绝漏浆现象。对于超过2毫米的接缝,更是进行人工打磨处理,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力求达到完美标准。模板安装完成后,及时喷涂HD-1长效脱模剂,实现无损脱模,为 “镜面” 混凝土奠定坚实基础。
三次抹面工艺堪称本次排导渠混凝土施工的一大 “法宝”。一次抹平,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迅速展开,初步找平表面,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二次抹压,精准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孔、麻面、细微裂纹等瑕疵,有效提高表面密实度,增强混凝土整体性能;三次抹光,进一步提升混凝土表面性能,不仅提高表面强度和硬度,更能达到光滑、平整的效果,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兼具美观性。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会使内部温度升高,冷却时表面与内部的温度差异极易导致收缩不均,进而产生裂缝。为攻克这一难题,排导渠底板埋设了3层冷却水管,形成间距1.5米×1.5米的立体网格。这一巧妙布局加速了混凝土内部散热,有效控制内外温差,大大降低裂缝风险,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过水面混凝土养护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项目团队采用塑料薄膜控制表面水分蒸发,土工布保持表面湿润,保温被降低内外温差,铺设木板防止表面磨损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保护过流面。这些措施协同发力,有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度,控制内外温差,减少裂缝发生概率,让 “镜面” 混凝土品质更有保障。
镜面混凝土的科技密码
除了精湛的施工工艺,“镜面” 混凝土的诞生还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助力。
基于BIM模型,开展施工进度计划及关键部位工艺动画模拟,将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与数字化呈现。这就像给管理人员配备了一双“透视眼”,让他们能更科学、直观地做出决策,提前规避潜在问题,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采用 自动摊铺振捣抹面一体机 进行抹面作业,这台设备集摊铺、振捣、抹面功能于一体,自动化程度超高。它不仅能减少操作人员,提升施工速度,还能保证施工质量稳定,有效节省人力成本,真正实现高效低成本施工,让工程建设如虎添翼。
混凝土化身 “镜面”
工艺碰撞科技
引江补汉工程
用卓越品质
打造精品工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99 万条内容 · 162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支模架坍塌,一人死亡!验收流于形式,未对高低跨平台进行验收,但验收归档资料结果为合格!2024年6月5日17时25分许,海口市某项目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 损失为119.98万元。 事故调查组认定,海口市“ 6 ·5”坍塌事故是一起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