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固废处理 \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督察情况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督察情况

发布于:2025-09-16 11:06:16 来自:环保工程/固废处理

来源:工业固废网

[复制转发]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督察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山西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2025年7月29日,二十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督察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25年9月12日向山西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督察组组长蔡名照通报督察报告,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作表态发言,山西省省长卢东亮主持会议。督察组副组长董保同,督察组有关人员,山西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督察认为,山西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力度较大,取得新的较大成效。

山西省大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全力开展沿黄涉煤企业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大力推进十八河尾矿库生态环境隐患整治。制修订17部地方性法规,出台《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9.7%。大力推动清洁运输,高纯氢产能达到4万吨/年。推进碳达峰山西行动,出台《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保护修复。谋划推动汾河谷地污染治理等五大污染防治攻坚标志性战役,建立太原及周边“1+30”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4年,全省PM2.5与“十三五”末相比平均浓度下降21.7%,黄河干流(山西段)连续三年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汾河入黄口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断流30年的晋祠泉2023年实现复流。加强“两山七河五湖”生态修复治理,累计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17.3万亩。

山西省高度重视此次督察工作,把配合做好督察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推动群众举报问题切实整改。截至2025年8月底,督察组交办的2723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711件。

督察指出,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较大成效,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照肩负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重要使命任务,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绿色发展理念树得不牢,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在落实资源环境约束要求上打折扣、搞变通,生态环境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落实“四水四定”要求不到位,晋中、吕梁对违规取水用水监管不严,地下水压采工程配套项目建设滞后,一些企业违规取水用水。能源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不够有力。矿产开发破坏生态问题较为严重,违法采石屡禁不止,生态修复推进不力。个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遭到明显破坏。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行为仍然存在,鸟市存在违法售卖野生鸟类行为。监测弄虚作假行为屡有发生,部分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依然突出,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二是黄河、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存在短板。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欠账较多,汾河流域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溢流直排问题依然突出,涑水河沿线多个农村雨排口晴天排污,遮马峪河河津段水质长期为劣V类,沁河及支流沿线一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而不用,一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海河流域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存在生活污水收集处置不到位和面源污染问题,有污水排入滹沱河、桑干河。重点泉域保护不到位,一些企业在泉域保护范围内违规建设,个别岩溶大泉地下水位和年均流量呈下降趋势。

三是汾渭平原地区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盲目上马“两高”项目,个别铸造企业批小建大,以铸造之名行炼钢之实;有的企业擅自新建焦炉,违规新增铸造焦产能。结构调整不力,重点区域内有的地方燃煤锅炉等难以按期淘汰,铁路专用线、清洁运输占比偏低。部分重载货车存在干扰尾气处理设施行为。焦化、钢铁等重点行业部分企业污染依然严重,仍有企业大量使用湿法熄焦,甚至违规使用超标废水熄焦,有的焦炉烟气超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不到位,一些再生橡胶、包装印刷、煤化工企业废气未有效收集处理。洗煤、选矿等企业扬尘污染管控粗放,多家洗煤厂煤炭露天堆存,装卸运输未采取防抑尘措施,厂区环境脏乱。一些地方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够,个别地方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差。

四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问题突出。全省固废产生、堆存量大,处置利用率低,煤基固废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办法,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不畅,填埋过程中问题多发。建筑垃圾处置短板明显,底数不清,工作基础薄弱,资源化利用设施利用率低,违规倾倒问题较多。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不足,临汾、长治等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部分生活垃圾处理场存在违规填埋、渗滤液直排问题。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个别企业非法回收、违规堆存危险废物。

督察要求,山西省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及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任务,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要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严控生态敏感区违法采矿。严格落实煤炭总量控制,切实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研究破解煤炭大省煤基固废处置难题。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生态破坏、环评造假和环境监测领域弄虚作假等行为。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失职失责问题,要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厘清责任,严肃、精准、有效问责。

督察强调,山西省委、省政府应根据督察报告,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45个工作日内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梳理,已按有关规定移交山西省委、省政府处理。

9月12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西省情况反馈会在太原召开。督察组组长蔡名照通报督察报告。 省委书记唐登杰 代表省委、省政府作表态发言,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美丽山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筑牢生态根基。

唐登杰表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体制创新。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系统体检,充分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担当、从严的问题导向和过硬的工作作风。督察报告既充分肯定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成效,又客观中肯指出存在的问题短板,提出的整改意见和要求直击病灶、科学精准,我们诚恳接受、照单全收,一定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全力以赴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唐登杰指出,要逐条逐项对照督察反馈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任务,夯实整改责任链条,强化工作推进和跟踪问效,对失职失责问题严肃、精准、有效问责,确保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落实落地。要坚持“当下改”和“长远立”相结合,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完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督察成果全面运用、深度转化,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以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筑牢黄河中游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切实维护生态安全,重焕“山西好风光”。

来源: 山西日报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2025-09-17 07:46: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

9996 条内容 · 18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反馈督察情况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反馈督察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2025年7月29日,二十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督察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25年9月12日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进行反馈。督察组组长王荣通报督察报告,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作表态发言,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主持会议。督察组有关人员,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