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系统管道防腐:核心方法与材料选型全指南
在除尘系统中,管道长期接触含酸、含碱、含湿等腐蚀性介质(如化工行业含硫粉尘、湿法除尘后带水汽的气流),若防腐措施不到位,会导致管道内壁锈蚀、外壁风化,不仅缩短使用寿命,还可能因管壁变薄引发泄漏,污染环境甚至影响系统运行安全。做好管道防腐需围绕“隔离腐蚀介质”核心目标,通过防腐涂料与防腐材料两大核心方式实现,具体方案如下:
一、防腐涂料:低成本、易施工的基础防腐方案
防腐涂料通过在管道内外壁形成连续、致密的保护膜,隔绝腐蚀介质(如酸雾、水汽、氧气)与管道基材的接触,是应用最广泛的防腐手段。其组成与应用需根据“内防腐”“外防腐”的不同需求针对性设计,确保防护效果适配场景。
1. 防腐涂料的核心构成
防腐涂料并非单一成分,而是由“成膜物质、辅助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三部分协同组成,各部分功能明确:
(1) 成膜物质(核心成分):决定涂料的附着性、耐腐蚀性与强度,主要包括合成树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天然树脂(如松香、虫胶)、干性油与合成树脂改性油料(如亚麻籽油改性树脂),其中合成树脂类涂料因耐候性、耐腐蚀性更强,是除尘管道的首选;
(2)辅助成膜物质:辅助成膜物质本身不形成漆膜,但能改善涂料性能、促进成膜,包括填料(如滑石粉、云母粉,增强漆膜硬度)、稀释剂(如松节油、二甲苯,调节涂料黏度便于施工)、固化剂(如胺类固化剂,加速漆膜干燥)、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提升漆膜韧性)、催干剂(如钴盐,缩短干燥时间)等;
(3)次要成膜物质:主要为着色颜料与防锈颜料,着色颜料(如钛白粉、炭黑)用于改善漆膜外观、提升耐候性;防锈颜料(如红丹、锌粉)则能通过化学作用抑制金属基材锈蚀,尤其适用于管道内壁与腐蚀性介质直接接触的场景。
2. 防腐涂料的应用分类:内防腐与外防腐
根据防护部位与需求不同,防腐涂料需区分“内防腐”与“外防腐”,两者在涂料选型、施工要求上存在明确差异:
(1) 内防腐:隔离管道内部腐蚀介质
核心目标是抵御含尘气流中的酸、碱、水汽对管道内壁的侵蚀,需选择“耐介质腐蚀、附着牢固、表面光滑”的涂料(避免涂料脱落混入粉尘导致堵塞)。常用类型包括环氧树脂涂料(耐酸碱、附着力强,适合中等腐蚀场景)、聚脲涂料(耐候性、耐冲击性优,适合高湿、高腐蚀场景)。
施工时需先对管道内壁进行除锈(达到Sa2.5级喷砂除锈标准)、除油,确保内壁无杂质,再采用高压无气喷涂工艺均匀涂覆,漆膜厚度需控制在80~120μm,避免漏涂、针孔,形成连续的防护膜。
(2)外防腐:隔绝大气环境腐蚀
核心目标是防止管道外壁受大气中水汽、氧气、紫外线的侵蚀,同时兼顾外观装饰性,需选择“耐候性强、抗老化、易清洁”的涂料。常用类型包括聚氨酯面漆(耐紫外线、色泽持久,适合室外或车间潮湿环境)、氯化橡胶涂料(耐水、耐化学性优,适合室内多粉尘车间)。
施工前需对管道外壁除锈(达到St3级手工除锈或Sa2级喷砂除锈),先涂底漆(如环氧富锌底漆,增强附着力与防锈性),再涂面漆,总漆膜厚度控制在60~100μm,确保外壁无锈蚀、无剥落,延长管道室外或潮湿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二、防腐材料:高腐蚀场景下的长效防护方案
当除尘管道输送强腐蚀性介质(如浓度≥10%的酸雾、含氯粉尘)时,单纯依靠涂料防护易出现漆膜破损、防护失效的问题,需直接选用“本身具备耐腐蚀性”的防腐材料制作管道或内衬,从基材层面阻断腐蚀,常用材料及特性如下:
1. 硬聚氯乙烯塑料(硬PVC)
硬PVC是低中温强腐蚀场景的性价比之选,核心优势在于:
- 耐腐蚀性极强:对酸、碱、盐(除浓硝酸、强氧化剂外)均有良好耐受性,尤其适合化工、电镀行业含酸粉尘的输送;
- 物理性能适配:表面光滑(不易积尘堵塞)、机械强度适中,可通过焊接、粘接方式加工成不同管径的管道,施工与维修便捷;
- 成本可控:价格远低于不锈钢、玻璃钢,适合中小型除尘系统。
需注意其局限性:使用温度需控制在60℃以下(超过温度易软化变形),线膨胀系数大(温度变化时易出现接口泄漏),因此不适用于高温含尘气流(如锅炉烟气)的输送。
2. 玻璃钢(FRP)
玻璃钢是高温、强腐蚀场景的优选材料,尤其适合对强度有要求的大型管道,核心特性包括:
- 综合性能优异:兼具轻质(密度仅为钢的1/4)、高强度(拉伸强度接近普通钢材)、耐化学腐蚀性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的特点,可承受90~180℃的高温,适配化工、冶金行业高温含尘气流;
- 成型灵活性高:可根据管道直径、形状定制成型,尤其适合异形管件(如弯头、三通)的防腐,避免接口处防腐薄弱;
- 电绝缘性好:适合输送易产生静电的粉尘(如塑料粉尘),降低静电积聚风险。
其主要不足是成本较高,且施工时树脂固化会产生轻微气味,需做好车间通风,避免影响作业人员健康。
3. 复合防腐材料与内衬防护
除纯防腐材料管道外,还可通过“基材+内衬”的复合方式实现防腐,兼顾成本与防护效果,常见方案包括:
- 金属基材+内衬:在普通碳钢管道内壁内衬橡胶(如丁腈橡胶,耐油、耐酸)或铸石(如辉绿岩铸石,耐磨损、耐强腐蚀),适用于“高腐蚀+高磨损”场景(如输送含硬质颗粒的酸雾粉尘),既利用碳钢的高强度,又通过内衬隔绝腐蚀;
- 复合钢板:如不锈钢-碳钢复合钢板、塑料-钢板复合钢板,外层为碳钢保证强度,内层为不锈钢或塑料提供防腐,适合中等腐蚀、大管径管道(如直径≥800mm的主管道),成本低于纯不锈钢管道;
- FRP/PVC复合管道:内层为PVC提供基础防腐,外层为FRP增强强度,兼顾耐腐蚀性与抗冲击性,适合中小型管道在复杂腐蚀环境下的使用。
三、防腐施工的关键注意事项
无论选择防腐涂料还是防腐材料,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防腐效果,需重点关注两点:
1. 基材预处理:使用涂料前,管道内外壁必须彻底除锈、除油、除尘,确保基材表面洁净干燥,否则涂料易脱落;选用内衬或复合材料时,需保证基材与内衬的贴合度,避免出现气泡、缝隙,防止腐蚀介质从缝隙渗入;
2. 后期维护:定期检查管道防腐层状态,若发现涂料剥落、内衬破损,需及时修补(如局部补涂涂料、更换破损内衬段),避免腐蚀范围扩大。对于室外管道,还需定期清理外壁积尘、积水,减少腐蚀介质附着。
综上,除尘系统管道防腐需“按需选型”:低腐蚀、常温场景优先用防腐涂料,强腐蚀、高温场景选用防腐材料或复合防护,同时严控施工质量与后期维护,才能确保管道长期稳定运行,延长系统整体使用寿命。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氨法脱硫工艺烟气气溶胶形成原因和改进措施氨法脱硫工艺烟气气溶胶形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作者 赵联志。 摘要 氨法脱硫系统经过长周期运行后,发现经氨法脱硫工艺处理的烟气中,气溶胶含量随运行周期的增长显著升高。通过对氨法脱硫工艺中浓缩循环系统、吸收循环系统运行数据和工艺参数分析,以及气溶胶的形成机理研究,提出氨法脱硫工艺中抑制气溶胶生成的改进方向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 氨法脱硫,烟气,气溶胶 1 概述 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金新化工)热电装置设置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除尘管道系统材料论述。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