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厌氧反应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IC厌氧反应器工作过程:
通过以下的对IC厌氧反应器的描述,您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其所具有的优点的基本原理。
一般可以理解为IC是由上、下两个UASB组成两个反应室,下反应室负荷高,上反应室负荷低,在反应器内部,对应分为三个反应区。高
1.负荷区
利用特殊的多旋流式防堵塞的布水系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均匀进入反应器底部,完成与反应器内污泥的充分混合,由于内循环作用、高的水力负荷和产气的搅动,导致反应器底部的污泥膨胀状态良好,使废水与污泥能够充分接触,如此良好的传质作用和较高的污泥活性才保证了IC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
2.低负荷区
低负荷区也是精处理区,在这个反应区内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较低,产气量少,产气搅动作用小,因此可以有效的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再处理。
3.沉降区
IC反应器顶部为污泥沉降区,有机物已基本去除的废水中的少量悬浮物在本区内进一步进行沉降,保证IC出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
废水通过布水系统进入厌氧反应器的下部高负荷区,与颗粒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和传质,将废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沼气。沼气通过下三相分离器时,由于沼气的提升作用,沼气连同一部分混合液被提升到罐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沼气在气液分离器里被分离出来,分离后的混合液再通过回流管回流到罐的底部,与进入IC厌氧反应器的进水混合,形成了厌氧罐自身的内循环。
废水通过下三相分离器后进入上部低负荷区(精处理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混合液通过上部的三相分离器时进行颗粒污泥、水、沼气的分离,沼气通过沼气管道排出,污泥则回流到厌气罐底部保持生物量,而沉淀后的水通过出水堰进入后续构筑物。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8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煤矿环保新突破:矿井高盐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核心工艺技术在煤矿开采领域,矿井高盐水处理如同悬在行业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每生产 1 吨煤,平均产生 2 吨高盐水,这些含盐量超 35g/L 的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资源,还可能面临高达百万级的环保罚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IC反应器原理和结构总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