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暖通资料库 \ 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发布于:2025-09-11 11:48:11 来自:暖通空调/暖通资料库 [复制转发]

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空气消毒和净化是改善空气污染程度行之有效的手段。

医疗环境空气消毒在控制空气传播医源性感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空气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控制不好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

现就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物理消毒技术

1.1  通风与清洗

通风与清洗是进行空气消毒最方便的措施。通风参数(换气次数或平均风速)是影响空气洁净度的主要因素,增加换气次数可有效降低室内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浓度。Franke等对多功能建筑进行了常年的清洗监测发现,清洗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明显降低,亦可有效减少真菌污染数量。

1.2  过滤除菌

过滤除菌是空气消毒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过滤除菌,就是人工使含菌气体通过有效滤器后,使微生物阻留在滤器或滤板上,从而起到除菌作用。空气过滤除菌的原理有多种,其中主要是随流阻留、重力沉降、惯性碰撞、扩散黏留和静电吸附等,实际中往往是多种原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应用于空气过滤除菌的滤材都具有复层的网状微孔结构,材料性能、网状纤维的粗细、层次多少及微空大小等不同,是影响过滤效果的直接因素。另外温度、相对湿度等对过滤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预过滤器、复合过滤器、活性碳膜、静电场及负离子发生器等组成的空气洁净器,在2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作用30min,对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消除率分别为99.99%与99.93%。关闭静电或负离子发生器除菌作用相对降低;降低相对湿度到30%的条件下,也会降低除菌效果。

1.3  高压静电吸附除菌

高压静电吸附除菌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高压静电场使空气中携带微生物的尘粒带电负荷,经过吸附达到空气消毒洁净的目的。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50%~70%的实验室条件下,静电场消毒器运行30min对室内空气中人工污染白色葡萄球菌的除菌率为99.96%;也可有效消除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达99.97%,运行6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除菌率为99.23%。陈培玲观察了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对97m 3 无菌室内空气开机作用30min后,空气中自然菌总数由654cfu/m 3 下降至63cfu/m 3 ,下降率达到88.83%。在室内有人工作的情况下,该空气消毒器持续运行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200cfu/m 3 以下,符合医院Ⅱ类环境卫生标准。因此认为,高压静电场不仅有良好的除菌效果,还可以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进行连续的净化消毒。

1.4  等离子体消毒

等离子体是指高度电离的气体云,是气体在强电磁场作用下电离而产生的,由电子、离子、原子、分子、活性自由基及射线等组成的第4态物质。等离子体主要杀菌物质有活性自由基及射线、紫外线。能用于室内空气消毒的主要是沿面放电等离子体-臭氧消毒器,对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率即可达99. 90%以上;作用15min对空气中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可杀灭99.99%;且基本不受有机物影响。低温等离子体消毒器对流经放电面附近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可用在有人场合连续进行除菌消毒。

1.5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空气的效果受空气微生物种类、数量、气溶胶的粒径大小、温度、相对湿度、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紫外线对流动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较强,平均辐射强度9400μW/cm 2 的紫外线照射0.5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粘质沙雷菌、枯草杆菌繁殖体和枯草杆菌芽孢都可杀灭99.5%以上,对黑曲霉孢子杀灭效果比较差。空气中相对湿度对紫外线消毒效果有一定影响,相对湿度高于70%,消毒效果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温度对紫外线杀菌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以常温常湿比较适合紫外线消毒;不同细菌对紫外线抗力的影响变化规律是由弱到强依次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细菌芽孢、霉菌孢子。

化学消毒技术

2.1  甲醛气体熏蒸

甲醛是一种高效的空气消毒剂,其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及病毒等均有杀灭作用。甲醛空气消毒的使用方法有甲醛加高锰酸钾法和甲醛加热熏蒸法。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主要受浓度、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等的影响。

甲醛消毒空气时的适宜浓度,40%的甲醛溶液加热熏蒸,使用10g/m 3 加入等量水及按甲醛、高锰酸钾适当配比进行空气熏蒸。在15℃~35℃范围内,甲醛气体杀灭细菌繁殖体的温度系数为2,杀灭细菌芽孢的温度系数为4~5。甲醛气体的穿透力差,有机物污染对其有明显阻隔作用,使用时需要适当延长作用时间。用甲醛气体进行空气消毒时,相对湿度在80%~90%最好,不应低于70%。甲醛对人体有危害,空气中浓度越高毒性越大,早有学者建议甲醛不宜作为常规的空气消毒剂,我国消毒技术规范已经规定不得用甲醛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但甲醛具有消毒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被消毒物品无损害等优点,在有些情况下仍然有用于空气消毒。

2.2  过氧化氢气雾消毒

过氧化氢是一种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各种微生物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过氧化氢杀菌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浓度影响最明显。过氧化氢酶和其他过氧化物酶对低浓度过氧化氢杀菌效果影响显著。郭振东等研究了过氧化氢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在室温25℃,浓度为30mg/L作用30min,对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2%;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0%。用含15~30g/L过氧化氢水溶液进行气溶胶喷雾,对室内空气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2.3  过氧乙酸气雾消毒

国家卫生部将过氧乙酸列为预防“非典型肺炎”的首选消毒剂。过氧乙酸被认为是比过氧化氢更有潜力的消毒剂,杀菌广谱、高效、能够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过氧乙酸消毒后的分解产物为过氧化氢、乙酸和氧气,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清洁无污染。过氧乙酸用于空气消毒主要采用气体熏蒸方法和气溶胶喷雾方法。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空气,虽然方法简便、消毒效果好,但使用药量大,刺激性和损坏性都很强,一般情况下不作为首选。过氧乙酸作为空气消毒剂的最佳使用形式是气溶胶喷雾法。一般预防性空气消毒用1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按10~20ml/m 3 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针对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或某些终末消毒,可用5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按10~20ml/m 3 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均可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2.4  臭氧气体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为无色气体,扩散性好,对各种微生物都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空气消毒。采用臭氧消毒室内空气时,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研究结果证明,随着温度或相对湿度升高,臭氧对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明显增强,尤以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温度与相对湿度间存在交互作用。

2.5  二氧化氯气体消毒

二氧化氯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性,杀菌速度快,副产物较少;二氧化氯具有不稳定性,不宜长时间储存,多数制剂应现配现用。

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达到50 mg/L时,作用20 min能100%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增强,随着温度降低,杀菌作用也降低,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消毒时间要明显延长。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氯用量为95mg/L,作用1 min,能够杀灭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菌99.999%;其对金属腐蚀程度属于轻微腐蚀,低于过氧乙酸。

中药空气消毒研究情况

目前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特别是化学消毒剂方法多不适合人在条件下,中药作为空气消毒剂刺激性较轻,有时人在条件下可以耐受。有研究证明,纯中药熏剂或喷雾剂都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细菌繁殖体,实际应用消毒效果可以与紫外线无明显差异。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批准过纯中草药消毒剂上市,也没有把中草药杀菌物质列入消毒剂序列,中草药消毒尚在研究探索之中。

综上所述,空气消毒技术对空气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消毒因子不同影响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同,针对特定技术控制好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了克服一些消毒因子单用时的缺点,将多种消毒因子联合使用,提高消毒效果,缩短消毒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消毒因子应用于空气消毒,目前对一些新的空气消毒因子对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 c0103
    c0103 沙发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2025-09-12 09:33: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暖通资料库

返回版块

25.49 万条内容 · 70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技术探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原理与方法研究

    管壳式换热器是制冷空调系统中实现热量传递的关键设备,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换热效率和系统性能。本文我们将从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入手,探讨换热器设计的基本条件、关键参数以及设计要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