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生物系统过程设计方法
过程设计(Process Design)”是指在工程领域中,为实现某一特定化学、物理或生物过程目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全过程进行计算,以保证项目在投入使用后达到预期目标。它是工程设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工程、水处理、能源等行业。然而,大多数项目对生化系统的设计是基于结果的设计,没有在设计中计算整个生化过程,这是不科学的。本文分享MBR生物系统过程设计方法,供水处理人士参考。
一、设计流程
MBR生物系统的过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二、好氧区设计方法
1. 好氧区污泥龄计算方法
式中:Θx,aer 为好氧区污泥龄,d;SF 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5~2.0;μn 为硝化菌的比生长速率,/d,可按下式计算。式中:μn,m 为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d,典型值为0.75 /d;Ne为出水氨氮浓度,g/m?;Kn 为氨氮半饱和常数,g/m?,典型值为0.74 g/m?;DO 为溶解氧浓度,g/m?;Ko 为溶解氧半饱和常数,g/m?,在0.3~1.0 g/m?之间;ke,n 为内源呼吸速率,/d,典型值为0.08 /d。
2. 基于污泥龄计算生物量(污泥产量)
(1)计算生物污泥量
式中:MX,bio 为生物污泥量,其是由有机物和硝化菌产生的,g/d;Q 为进水量,m?/d;Y 为异养菌产率(有机物降解的产泥系数),gVSS/gCOD,典型值为0.4 gVSS/gCOD;Yn 为自养菌产率(硝化菌产泥系数),gTSS/gN,典型值为0.12 gTSS/gN;S0 为进水BOD5浓度,g/m?;Se 为出水BOD5浓度,g/m?;fd 为内源衰减部分中形成可保留生物量的比例,在0.1~0.2之间;ke 为异养菌的内源呼吸速率,/d,典型值为0.12 /d;NOX 为被氧化的氨氮负荷(好氧区出水硝酸盐氮浓度),g/m?,可按下式计算。
(2)计算总的污泥量式中:MX,TSS 为总的污泥产量,g/d;nbVSS 为进水中不可降解的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g/m?;iTSS 为进水中无机悬浮固体(如泥沙、金属氧化物),g/m?,可按下式计算。式中:TSS 为进水总悬浮固体浓度,g/m?;VSS 为进水中可降解的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g/m?。
3. 基于污泥浓度计算好氧区容积
式中:Vaer 为好氧区容积,m?;Xaer 为好氧区污泥浓度(MLSS),g/m?,可按下式计算。式中:Xm 为整个系统(缺氧-好氧)的平均MLSS,g/m?;rmr 为好氧区容积占整个系统容积的比例。三、缺氧区设计方法
1. 确定回流比
式中:NOe 为缺氧区出水硝酸盐氮的浓度,g/m?。
2. 计算缺氧区具有反硝化能力的活性污泥浓度式中:Xb,anox 为缺氧区具有反硝化能力的活性污泥浓度,g/m?。
3. 计算缺氧区硝酸盐氮负荷式中:NOloading 为缺氧区硝酸盐氮负荷,g/d。
4. 计算食微比式中:F/Mb 为缺氧区食微比,gBOD5/gTSS;Vanox 为缺氧区容积,m?。
5. 确定比反硝化速率根据下图查取比反硝化速率(SDNR,gNO3/gbiomass·d)。6.计算反硝化能力式中:NOr 为缺氧区的反硝化能力,g/d,即每天能去除硝酸盐氮的能力,将NOr 与NOloading 做比较,若NOr <NOloading ,则需要调整缺氧区HRT,重新进行迭代计算。
四、供氧系统设计方法
1. 计算需氧量
式中:M0 为需氧量,kg/d;NOe 为出水硝酸盐氮的浓度,g/m?。
2. 计算满足生化需求的空气流量
式中:QA,b 为满足生化需求的空气流量,Nm?/h;ρA为空气密度,kg/m?;SOTEfine 为标准氧转移效率,%/m,对于微气泡曝气取0.05,对于粗气泡为0.02;yfine为曝气器深度,m,对于微气泡曝气取5,对于粗气泡为2.3;QA,m 为空气中氧气的占比,%;α 为悬浮固体校正系数;β 为盐度校正系数,对于市政污水,在0.95~0.99之间,对于含盐工业废水在0.85~0.95之间,对于高浓盐水,在0.75~0.85之间;Φ 为温度校正系数;α 和Φ 可按下两式计算。式中:ωx为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对氧转移效率(α)的影响系数,对于微气泡曝气在0.10~0.15之间,对于粗气泡在0.15~0.25之间。
总结
本文所述方法为同时脱除碳、氮污染物的MBR系统过程设计,也适用于缺氧-好氧生化系统设计,如有除磷需求,应在前端设置缺氧区。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8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MBR膜工艺的应用与维护MBR膜工艺的应用与维护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作为污水处理与回用领域的革命性技术,通过将传统生物处理与高效膜分离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处理的高效化、集约化和自动化。MBR工艺凭借其优异的固液分离能力、稳定的出水水质和较小的占地面积,已在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微污染饮用水净化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MBR系统对膜组件的依赖性使其面临膜污染、寿命有限和运行成本高等挑战。通过对膜清洗维护策略的科学设计和运行参数的精准控制,可有效延长膜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确保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不客气,多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举报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