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单 已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当下造价行业正站在关键的变革节点。
新清单的实施 犹如一场行业风暴,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探讨。
众多业内资深人士纷纷就新清单中影响造价的关键政策发表见解,这些政策无疑将重塑行业的未来走向,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 专家用户 ,看看他们对 新清单政策变化感受最深之处 是什么。
业内多位专家学者重点关注到措施项目相关规定的重大调整。 北京好多家头部咨询机构的业务专家指出 ,新清单明确除安全生产外的 措施项目 实行总价包干,承包人需承担清单的准确性、完整性及计价等多重风险。
不过这一总价包干是在无工程变更的前提下,若出现工程变更,需结合变更是否影响工期、是否涉及专项方案调整等情况判断是否调整;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不调整,则按合同执行。
1. 承包人风险压力剧增,报价策略或将颠覆调整
这一变化使得 承包人在投标阶段便需投入大量精力 ,全面复核清单,对潜在的漏项、错量进行精准评估并纳入报价,同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精细测算成本。由此带来的成本控制压力剧增,迫使承包人不得不对报价策略做出颠覆性调整,甚至可能采用 “风险溢价” 策略以应对未知风险。
2. 发承包双方关系格局重构,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从行业整体层面来看。发包人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造价管控责任,但也需承担相应的隐性成本。与此同时,行业生态将加速分化,具备成熟施工方案库和卓越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型企业将占据优势地位,而数据积累不足的中小企业则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困境。造价咨询行业也将顺势转型,从传统的 “定额套用” 模式向 “方案经济性分析” 模式迈进。
分别来自施工、甲方、咨询企业等业务骨干 一致强调了计价依据的革命性转变。新清单果断摒弃了 政府定额计价模式 ,不再将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为主要计价依据,而是转向以市场价格和企业历史数据为核心的综合定价体系。
旧的浪潮褪去:定额依赖转向市场导向
长期以来,政府定额在造价领域占据核心地位,众多造价从业者形成了依赖这一静态标准的工作习惯。
然而,新清单的实施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
这对 造价从业人员 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收集、积累和分析市场价格信息,构建工程造价数据库和指标体系,实时把握市场动态。
对于 企业 而言,这意味着要凭借真实成本和市场竞争力进行定价,彻底扭转 “算量套价” 的被动局面。
这一变革不仅推动企业建立核心数据库,强化风险控制能力,有效打击不平衡报价行为,更是中国造价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为中国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等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上述两大核心政策外,新清单还蕴含诸多值得关注的创新之处,这些创新分别从规则优化、技术赋能、流程规范等维度为造价工作提质增效,具体可梳理如下 :
新清单的实施无疑是造价行业的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无论是计价依据的市场化革新,还是措施项目风险的重新分配,都在引领行业从传统的 “粗放式报价” 向现代化的 “精细化管理” 转型。
在这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变革时代,每一位造价行业的参与者都应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方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共同推动造价行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1.36 万条内容 · 32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PPP存量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可统筹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函〔2025〕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