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谁都能吼两嗓子,可真正能让参建各方心服口服的,永远是那个手里有“硬货”的监理。今天不谈空话,只聊一名监理工程师如何把自己修炼成“硬核”存在。 监理要想说话硬气,得先在这几个地方“硬”起来!
01 技术要硬:把图纸吃进肚子里
图纸会审不是“走过场”,而是“找茬场”。你能一眼指出结构节点与建筑图打架,施工单位就敢少忽悠你一次。
关键强制规范条文要背到“肌肉记忆”。别人翻10分钟,你3秒给出条文号+页码,气场瞬间两米八。
每周给自己布置“小灶”:挑一条专业验收规范,把条文、条文说明、图示全部吃透。三个月后再看,你会感谢那个死磕的自己。
02 标准要硬:让尺子替你说话
随身三件宝:钢卷尺、靠尺、测距仪。任何“差不多”的数据,一经实测,立马现形。
建立“一户一档”实测实量台账:混凝土回弹、钢筋扫描、板厚抽查,全部上墙公示。数字不会撒谎,施工单位自然不敢糊弄。
每月做一次“质量飞检”,带着甲方、施工单位随机抽层、抽户,现场打分、当场签字。一次飞检,胜过十次口头警告。
03 程序要硬:流程就是尚方宝剑
牢记“三不原则”:无方案不施工、无交底不作业、无验收不隐蔽。把监理通知单、暂停令、复工令做成模板,编号、日期、事由、照片、签字一个都不能少。
会议纪要当天发,整改通知48小时闭合。用时间倒逼效率,让程序替你“催命”。
学会“留痕”:所有口头指令24小时内补发书面文件。一句“请查收监理通知单第X号”,比任何嗓门都管用。
04 沟通要硬:话软理不软
对施工单位:先给标准,再给方法,最后给时限。“按GB50204-2015第7.4.1条,蜂窝麻面必须修补,明早8点前报方案,下午5点前完成复检。”
对甲方:用“选择题”代替“问答题”。“目前进度滞后3天,A方案增加夜班,B方案调整工序,您选哪个?”把决策权给甲方,把执行权留给自己。
对班组:把技术交底改成“情景剧”。拿着钢筋、模板、混凝土当场演示,让工人“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05 底气要硬:风险预控是终极武器
开工前做“风险地图”:把深基坑、高支模、起重吊装、临时用电四大危险源标成红色,每周动态更新。
建立“监理安全哨”制度:每天下午4点,监理+安全员+班组长三方联合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拍照上传微信群,整改不过夜。
每季度组织一次“桌面推演”:模拟塔吊倒塌、基坑坍塌、火灾逃生,把应急预案从纸面搬到现场。真出事故时,你才能不慌不忙说一句:“按预案第3条执行!”
06 写在最后:硬气不是嗓门大,而是专业强
监理的“硬”,从来不是咄咄逼人,而是让数据替你发声、让流程替你撑腰、让标准替你立威。当你能把规范倒背如流、把尺子握出汗、把风险控成零,开口那一刻,自然没人敢打断你。
共勉!愿每一位监理人都能成为工地上“最硬”的底气。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工程监理
返回版块4.84 万条内容 · 233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