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清洗冷凝器主要依赖软轴毛刷设备(即通炮机)进行操作。该设备通过电机驱动软轴旋转,前端安装的尼龙毛刷在高速旋转中深入冷凝器铜管内部,利用机械摩擦作用清除管壁污垢,完成后需用清水冲洗残留物。
相较于化学清洗,物理方法具有显著优势:无需使用化学药剂,避免了废液处理的环境负担,且尼龙材质的毛刷对铜管腐蚀性极低,特别适用于对材质敏感或环保要求高的场景。
但该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对于钙镁盐类形成的硬质水垢或长期积累的腐蚀产物,尼龙毛刷难以彻底清除,此时需采用化学清洗工艺。
化学清洗通过酸性溶液溶解水垢,配合缓蚀剂保护金属表面,再经中和、钝化等步骤恢复金属洁净度,能有效处理物理手段无法触及的深层沉积物。实际应用中,建议对顽固性水垢采取"先化学软化后物理清除"的联合工艺,在保证除垢效果的同时降低对铜管的机械损伤,从而维持冷凝器高效换热性能。
1、将冷却水进出冷凝器的阀门关紧,利用温度计管、压力表管或排污管连接防腐泵、配液箱做成小循环系统,循环清洗。
2、先加入酸洗缓蚀剂,此药剂为专用铜缓蚀剂,它附着在冷凝器金属内壁上,防止酸和金属发生反应。
3、加入固体酸洗清洗剂,用于清洗碳酸钙垢为主要成份的水垢,清洗剂是复合固体有机酸,白色晶体,对金属的无腐蚀性,为弱酸;清洗剂用量按设备结垢量而定。
4、加入泥垢剥离剂(可选),如果冷凝器设备结垢较厚时,需要添加泥垢剥离剂,促进水垢反应后的生成物快速溶于水,加快深层水垢反应。
5、加入中和钝化剂,在冷凝器进行化学清洗后,中化残酸,防止金属表面氧化而生成二次浮锈。
清洗工艺:
A、清洗温度:一般采用常温清洗,如果结垢较厚可以在 40 ℃ ~ 50 ℃清洗以提高清洗速度。
B、将进出机组的阀门关上,利用压力表或温度计管、防腐泵、酸液箱连成清洗循环系统。清洗时先加入缓蚀剂,缓蚀剂循环均匀后缓慢加入有机酸,清洗中应定时检测反应情况,清洗剂不足时需补足,以保证有足够的酸液和水垢反应, 清洗中按水垢反应情况, 可加入适量泥垢剥离剂、消泡剂等。
C、清洗结束后,要将余液排出,并加入清水冲洗。
D、冷凝器清洗后还需要加入中和钝化剂,中和残酸,以防止金属内壁氧化。
E、冷凝器清洗时间为5~10小时左右,按实际情况而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