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中建项目:以规划、户型、立面、结构、能耗的协同革新,打造生态、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栖居新范式……

中建项目:以规划、户型、立面、结构、能耗的协同革新,打造生态、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栖居新范式……

发布于:2025-08-28 11:48:28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来源:搜建筑

[复制转发]

Green Living Within

引绿入居



“面对高密度城区的环境挑战,我们以规划、户型、立面、结构、能耗的协同革新,探索零碳居住空间在都市未来中的可能形态。”


——孟凡浩


       
在上海静安区这片寸土寸金的高密度城区,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孟凡浩携手中建玖合,以先锋精神打造一处生态、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标杆之作。  
项目选址于静安区黄金腹地,南向紧邻 浦西最大城市绿地 ——大宁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设计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我们以 “自然引入,立体共生” 为核心策略,致力于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在城市语境中的共生关系。  
01  
空中廊桥,
串联自然与社区

为打破城市界限,line+设计了一座横跨绿地与社区的景观廊桥,将大宁公园的生态能量引入社区内部。这一“高线公园”不仅作为物理连接,更是功能与体验的延伸平台——集运动步道、休憩平台、艺术装置与亲子场景于一体,成为住区生活的绿意主脉。

廊桥下方配合水景系统,打造舒适微气候空间;桥上则承载起城市生态与社区活力的双重愿景,使得居住体验不止于空间尺度的提升,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构。

02  
零碳实验,
定义未来居住范式
面对全球气候议题,项目以“零碳未来”为目标,系统引入超低能耗围护结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显著降低能耗成本的同时,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引领都市零碳生活新范式。  

03    
空间革新,  
回应高密度都市的理想栖居  

 
建筑设计以清晰克制的体量回应场地,将“面向城市、背靠自然”的格局最大化。  

 
 
 
 
所有户型均采用南向大面宽布局,提升通风与采光;“去柱化”结构与270°环幕式客厅模糊内外边界,将公园盛景与城市天际尽收眼底。   同时,社区配备面积近3000㎡的全景玻璃穹顶会所,涵盖恒温泳池、高端宴会厅、健身房与艺术沙龙,构建圈层文化认同与精神共鸣的生活主场。    
 
 
 

04   
材质交响,
融合东西方文化语汇
建筑立面采用UHPC、仿石铝板与陶瓷板等材料,景德镇定制的青色釉面陶板,融合传统“雨打青瓷”美学与现代工艺,经由当代幕墙系统呈现,构筑东方肌理与西方理性之间的深度对话。  
中建·玖上琅宸,不仅是line+在上海静安核心区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以“公园栖居 + 零碳科技 + 空间革新” 为核心价值,回应了当代都市人对于生态感、科技感与精神归属的全面期待。在高密度城区,重新定义“好住宅”的标准:它不再是空间的奢侈,而是人与自然、城市与身体之间平衡而流动的关系。  
line+期待与远见者同行,见证城市进化的方向。  

项目名称: 中建·玖上琅宸
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单位:   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 孟凡浩
业主: 中建二局·中建玖合
室内设计: CCD郑中设计、W.DESIGN无间设计
景观设计: GTS蓝颂设计
施工图配合单位: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上海伊杜幕墙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 bpi照明设计
项目位置: 上海,静安
建筑面积: 153400.19平方米
设计周期: 2024年8月-2025年8月
建设周期: 2024年12月至今
结构: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材料: UHPC、仿石铝板、陶板、仿铜拉丝铝板


* 文中效果图为方案阶段设计表现,最终以政府审批的深化方案和实际建成效果为准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学习了中建项目设计理念:以规划、户型、立面、结构、能耗的协同革新,打造生态、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栖居新范式……

    2025-09-02 08:46: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73 万条内容 · 4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独立住宅建筑设计:捷克 Vinohrady 别墅/更新

设计:   Papundekl Architects 原有别墅始建于1925 年,设计团队保留了房屋的基本体量和布局,进行局部更新和扩建 。 通过扩建,将新建两套公寓,并在其屋顶上修建一个宽敞的露台,供更高一层的公寓使用。 扩建部分与原有的砖基座采用相同的材料,因此成为房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设计尊重原有房屋的建筑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现代元素,使其自然地融入其中,面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