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地基基础 \ 深基坑多道支撑之间的影响及支护效果分析

深基坑多道支撑之间的影响及支护效果分析

发布于:2025-08-15 10:30:15 来自:建筑结构/地基基础 [复制转发]

 

1??工程概况

南沙横沥地下空间某基坑开挖深度13.7?m,宽度24?m,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25?m直径1?000?mm@ 1?200?mm灌注桩基坑支护,基坑外侧采用直径850@ 600?mm的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深入基坑底6.3?m。坑内采用三轴搅拌桩裙边加固,加固宽5?m,深4?m,设置3道支撑,截面如图1所示。

   

图1??基坑截面示意/m

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细砂,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等,地质参数见表1。地 下水埋深1.5?m。

表1??地质参数

   

2??支撑方案设计

结合工程实践,混凝土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断面为800?mm×800?mm,间距8?m,钢支撑直径为800×16?mm、直径为800×20?mm两种,间距4?m。第一道支撑统一为混凝土支撑,第二道、第三道为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共计4种支撑组合方案,具体见表2。

表2??各支撑组合方案参数   mm

   

其中按照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1.10条计算,刚度对比见表3。

表3??支撑刚度对比

   

3??结果对比

3.1??4种方案对比

采用理正深基坑按照“增量法”进行建模计算,其中钢支撑分别设置预加轴力为0?%、10?%、20?%、40?%、60?%、80?%、100?%共7种工况。4种方案计算结果见表4。

表4??4种方案计算结果对比

   

(1)对比4种方案第一道支撑,都是800?mm× 800?mm的混凝土支撑,结果都是172?kN/m;对比方案一、方案三第一道和第二道支撑,都是800?mm× 800?mm的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支撑都是629.7?kN/m。可以得出结论在支护形式和地层条件一定时,上部支撑的受力不受下部支撑的形式、预加轴力的变化 影响。

(2)对比方案三和方案四,方案一和方案二,第一道和第三道支撑一致,第二道支撑不一致,结果第三道支撑受力也随第二道支撑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得出结论,下部支撑的受力受上部支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3)对比方案一、方案三,第一道、第二道支撑相同,为混凝土支撑,第三道分别的800?mm× 800?mm的混凝土支撑,直径800×20?mm的钢支撑,线刚度比为104.2?%,线刚度相近,计算出的支撑轴力、基坑变形也基本一致。其中钢支撑可以通过施加预加轴力,减小基坑变形。

3.2??钢支撑预加轴力对结果的影响

以方案四为例,分析不同预加轴力对钢支撑最终轴力和基坑变形的影响(图2),以混凝土支撑+钢支撑+无预加轴力为对照,对照分析见表5。

   

图2??不同预加轴力对比分析

表5??不同预加轴力对比分析

   

(1)随着预加轴力的增加,基坑最大变形减少,减少速率是预加轴力增加速率的0.42倍,虽然变形的减小速率小于预加轴力增加的速率,但在同样的材 料条件下,可减小基坑的变形,对控制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及降低工程造价具有积极意义。

(2)随着预加轴力的增加,支撑轴力逐渐增加,但增加速度是预加轴力增加速度的0.52倍。参照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9.9条规定,预加轴向压力预加力值宜取支撑轴向压力的标准值的0.5~0.8倍,还需要将预加轴力带入计算模型,获取最终的支撑内力,复核支撑受力以及腰梁 的受力。

3.3??钢支撑预加轴力必要性和有效性

以本案例中直径800×20?mm的钢支撑为例,支撑长24?m,刚度 k =416.7MN/m 2 ,最大预加轴力 F =863.4?kN/m(方案三,100?%预加轴力);施加轴力变为2.07?mm;最大轴力 F =1?313.9?kN/m;最大轴力变形为3.15?mm。

3.3.1??必要性

钢支撑自身、钢支撑与围檩、围檩与支护结构之间不可避免存在施工间隙。据不完全统计,间隙可达5~10?mm。该间隙远大于钢支撑在受力过程中的压缩变形(3.15?mm)。

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只有钢支撑、围檩、支护结构之间无间隙才能传递基坑外的土压力,而这一过程都是以支护结构变形为代价的,所以施加预加轴力对控制基坑变形具有积极意义。

3.3.2??有效性

根据现场量测,施加预加轴力的千斤顶卸压回油后,钢支撑的活络头产生0.5~1.0?mm的压缩非弹性变形。如果按照1?mm计算,造成的预加轴力损失为426.7?kN,损失占比49.4?%。

如果支撑长度更短,刚度更大,则预加轴力的损失占比更高,所以基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预加轴力损失对基坑受力、变形等影响,同时明确预加轴力为有效预加轴力还是千斤顶施加的预加轴力,以便精确控制基坑安全。

4??结论

依托多道支撑的深基坑的工程案例,分析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的多种不同组合方案及不同的预加轴力,各支撑最终轴力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

(1)下一层支撑的形式和预加轴力的变化,对上一层支撑的轴力基本无影响,而上一层的支撑形式和预加轴力的变化下,对下一层支撑的轴力有较大 影响。

(2)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在线刚度相近时,计算出的支撑轴力、基坑变形也基本一致,但钢支撑可以通过施加预加轴力减小基坑变形。

(3)随着预加轴力增加,支撑的最终轴力增加,基坑的最大变形随之减小,但增加、减小的速度及预加轴力增加的速度不同。

(4)鉴于钢支撑最终轴力随着预加轴力的增加而增加,现行规范取支撑轴向压力标准值的0.5~0.8倍的方法过于武断,还需要将预加轴力带入计算模型,获取最终的支撑内力,复核支撑受力及腰梁受力是否满足条件。

(5)结合钢支撑受力特点,分析了钢支撑施加预加轴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摘自《建筑技术》2024年9月, 秦小锋,秦 星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地基基础

返回版块

12.11 万条内容 · 7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预拌流态固化土在软土地基肥槽回填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云南白药上海国际中心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项目地上部分由4栋高层建筑组成,建筑层数最高13层、最低11层,地下2层。4栋建筑独立成栋,由设置在3层的连廊连接。总建筑面积142?415.84?m 2 ,地下结构东西宽173.3?m,南北长202.3?m,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