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大气治理 \ 东莞 VOCs 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共性工厂、分类管控等 30 条新规来袭

东莞 VOCs 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共性工厂、分类管控等 30 条新规来袭

发布于:2025-08-11 11:48:11 来自:环保工程/大气治理 [复制转发]

近日,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东莞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 8 月 25 日。这份包含 30 条内容的草案,聚焦工业、移动源、生活源等 VOCs 排放重点领域,提出共性工厂建设、分类管控、监测溯源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构建全链条污染防治体系。

image.png

核心定义明确:VOCs 与低 VOCs 划定标准线

草案首次清晰界定关键概念:

  •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按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 低挥发性有机物

    含量需符合《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等 4 项国家标准,无明确标准的则按使用状态下 VOCs 含量(质量比)低于 10% 执行,国家或省有新规的从其规定。

创新治理模式:共性工厂集中治污,工业园区监测全覆盖

为破解分散治理效率低的难题,草案提出两项关键举措:

  • 推进共性工厂建设

    各镇街需根据产业特点,引导 VOCs 排放重点行业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入驻共性工厂,实现 “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共性工厂作为新型运营模式,将同一产业或环节聚集,提升治污集约化水平。
  • 工业园区监测强制化

    重点工业园区需设置 VOCs 监测站点,监控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其他涉 VOCs 排放的工业园区同步执行,确保污染源头可追溯。

全流程管控:从生产到处置,责任链条清晰

1. 源头控制:优先使用低 VOCs 材料

草案明确,生产、进口、销售、使用含 VOCs 的原材料和产品,需符合限值标准。鼓励企业优先选择低(无)VOCs 材料,从源头削减排放。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查超标产品流通行为。

2. 排污单位分类管理:重点单位需实时监控

  • 名录管理

    市生态环境部门确定 VOCs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公示,重点单位需配合错峰生产、限产等应急减排措施。
  • 监测要求

    排污单位需规范设置监测平台和监测孔,自行或委托机构监测 VOCs 排放,数据真实准确且保存不少于 5 年,并按规定公开。
  • 工况监控

    重点排污单位需建立工况监控系统,接入市生态环境平台,记录关键参数,确保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稳定运行。

3. 治理设施与台账:全生命周期留痕

  • 吸附剂管理

    采用活性炭等吸附工艺的企业,需及时更换吸附剂,建立台账记录更换及处置情况,通过信息化平台如实申报。
  • 台账明细

    企业需留存原辅材料采购记录、治理设施运维记录、监测报告、危废处置联单等 6 类资料,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监管能力升级: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

  • 政府层面

    生态环境部门可通过购买服务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对重点单位的监督性监测和自行监测的监管。
  • 企业层面

    排污单位需配备专职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治理单位,提升污染治理能力,确保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公众参与:举报有奖,社会共治

草案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举报违法行为,处理单位需依法查处并奖励举报人。
  • 行业协会需加强自律,参与标准制定和技术研发;公众应减少含 VOCs 产品消费,践行绿色生活。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2025-08-12 07:51: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

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原理及工艺步骤

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原理及工艺步骤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开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成为当务之急。生物质气化制氢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转化技术,为可持续能源供给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仅能有效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还能生产出高纯度的氢气,有望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大放异彩。 一、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基本原理 生物质气化制氢是一种有效的制氢技术。在有限氧的条件下,将生物质加热至高温(通常在1000K以上),其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与生物质热解不同,气化过程是在有氧气的环境下进行的,主要产物以气体为主。通过蒸汽重整以及水气置换反应,最终可得到氢气。其主要反应式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