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施工BIM应用 \ 边坡安全监测用北斗定位靠谱吗?

边坡安全监测用北斗定位靠谱吗?

发布于:2025-08-06 09:12:06 来自:BIM技术/施工BIM应用 [复制转发]

边坡安全监测用北斗定位靠谱吗?

 

边坡安全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控的核心环节,传统监测手段依赖人工巡检或单点传感器,存在数据滞后、覆盖面窄等问题。近年来,北斗定位技术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实时性等优势,逐渐成为边坡监测领域的新宠。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北斗定位真的能胜任复杂地质环境下的监测任务吗?

 

如何实现毫米级边坡形变监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多颗卫星信号,结合地面基准站差分技术,可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度。其核心原理在于:
三维坐标动态捕捉:在边坡关键点布置监测桩,通过北斗接收机实时采集坐标数据;
形变趋势分析:将历史坐标数据输入算法模型,识别位移、沉降等形变特征;
多源数据融合:结合雨量计、倾斜仪等传感器数据,构建综合预警体系。

 

以四川某高速公路边坡为例,项目团队在坡体布置了20个北斗监测点,结合AI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2023年雨季期间,系统提前48小时预警了坡体中部0.8毫米/日的位移加速趋势,为人员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表明,北斗定位技术在捕捉微小形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哪些边坡适合北斗监测?

 

并非所有边坡都需采用北斗定位技术,其适用性需结合地质条件、灾害风险等级综合评估:
高风险边坡:如库岸边坡、矿山边坡、交通干线边坡等,形变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复杂地质环境:传统传感器难以覆盖的陡峭坡面、植被茂密区域;
长期监测需求:需持续跟踪形变趋势的慢性滑坡体。

 

某水电站库岸边坡监测项目曾尝试使用光纤传感技术,但因坡体表面碎石覆盖严重,光纤频繁断裂。改用北斗定位后,监测点无需埋设深层设备,数据稳定性大幅提升。这提示:北斗技术更适合表层形变监测,对深层位移需结合其他手段。

 

2024年汛期,广西某景区边坡因持续降雨出现裂缝。北斗监测系统显示,坡顶监测点位移速率从0.3毫米/日突增至2.1毫米/日,触发黄色预警。景区管理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封闭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禁止游客靠近;
加密巡查频次:将人工巡检从每日1次增至每小时1次;
专家会商:结合北斗数据与地质勘查报告,制定加固方案。

 

最终,边坡在强降雨后发生局部滑塌,但因预警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案例验证了北斗定位技术在突发地质灾害应对中的实战价值。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施工BIM应用

返回版块

4955 条内容 · 2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北斗定位如何让边坡预警更精准?

北斗定位如何让边坡预警更精准? 边坡预警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灾害防控效果,而北斗定位技术的引入,为提升预警精度提供了新路径。但技术落地并非一蹴而就,需攻克数据稳定性、算法适应性、系统兼容性等难题。 如何克服环境干扰? 北斗信号易受大气层、植被、建筑物等环境因素干扰,导致定位数据波动。提升数据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多频点组合观测:利用北斗B1、B2、B3等多个频点信号,通过电离层延迟修正提高精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