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检测前使用磨石对被测混凝土表面表面进行打磨。测区表面应清 洁、干燥、平整,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物和不平整处,不应有残留粉尘、泥土等附着物。
一个测区的面积不宜小于200×200mm。测区应避开位于混凝土内保护层附近设置的钢筋。
每一测区宜测定16个测点,去掉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剩余10个测点求平均值。相邻两测点的间距宜不小于3CM,对于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对龄期超过3个月的硬化混凝土,应测定混凝土表层的碳化深度进行回弹值修正,也可用砂轮将碳化层打磨掉以后进行测定,但经打磨的与未经打磨的不得混在一起计算或与试块强度比较。
回弹仪操作使用步骤
第一步:将弹击杆顶住混凝土的表面,轻压仪器使按钮松开,放松压力时弹击杆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
第二步:使仪器的轴线始终垂直于混凝土的表面并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回弹带动指针向后移动至某一位置,指针表上的示值刻线在刻度尺上显示出的数值即为“回弹值”;
第三步:保持仪器机芯继续顶住混凝土表面进行读数并记录回弹值。如读数不便时,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仪器移位后读数;
第四步:逐渐对仪器减压,使弹击杆自仪器内伸出,再重复进行下一次检测。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度数,快速 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两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c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 的距离不宜小于 3cm。测点不应分布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点只能弹一次。每一测区 记录 16 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精确到1。
保持仪器机芯继续顶住混凝土表面进行读数并记录回弹值。如读数不便时,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仪器移位后读数
混凝土回弹仪碳化深度的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小于构 件测区数的 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极差大于2 时, 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2、碳化深度的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15mm 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 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清除干净,并不能使用水清洗。用 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内壁边缘处,已碳化的混凝土颜色不变,未碳化的混凝土变为红色,当已碳 化和未碳化界线清楚时,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混凝土的深度,测量不应小于 3 次, 取平均值,精确至 0.5mm。
读取测试值:上图可见刻度值 “25”,即表示该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为25N/mm2即25MPa,即可记录为C25,在回弹结束后综合测算推定强度值。
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 个回弹值中剔除3 个最大值和3 个最小值,余 下的 10 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10 式中Rm — 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 — 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2、非水平方向时按下式修正:Rm R i 1 10 i Rm Rm Ra 式中Rm — 非水平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a —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回弹修正值,按附表查询。
3、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按下式修正:t t Rm Rm Ra b b Rm Rm Ra t b 式中Rm、Rm —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的测区回弹值平均值;b Rat、Ra — 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按附表查询。
4、 当检测时回弹仪既非水平状态有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应先修正角度,再修正浇筑面。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施工图
返回版块8.6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