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海公园五区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海公园五区

发布于:2025-07-28 10:31:28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青年建筑

[复制转发]

“  一个占地约12000㎡的儿童友好型公园,通过展现全龄化的的生活空间,让其成为周边居民区生活的核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园里的生活日常片段

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北纬18°黄金维度带的核心地区。本案南侧通海公园一侧直连崖州湾滨海,一侧融入崖州科技城中央公园,管造整个深海科技城的中央生态轴线。这次,我们打造了一个占地约12000㎡的儿童友好型公园,通过展现全龄化的的生活空间,让其成为周边居民区生活的核心。


图片  
公园及城市夜景鸟瞰
图片  
项目区位与场地现状

场地水面较为开阔,涵养良好,驳岸形态与生态群落丰富,场地内部仍是野生状态,杂草肆意生长。我们希望尽可能保留场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丰富活动空间,实现蓝绿交织、园城共融的公园营造模式。


图片
图片
公园与河流自然衔接


方案思考

在深入剖析城市肌理与场地现状后,我们认为这里应承载城市的文化记忆与符号意象,让人们与自然零距离互动,社区各年龄段都能在此共享美好时光。


基于此,我们提出三个方向:「生态性」‘Ecological’— 原生植被与湿地修复构建可持续自然系统;「全龄化」 'Age appropriate' — 设计多元体验单元,满足全龄的共融需求;「艺术化」'Artistic' — 以场地构成与公共艺术塑造独特文化氛围。


一个真正宜人的公园,不仅关乎使用,更关乎生态的共生。在这片被潮汐滋养的绿地中,我们将雨水管理、土壤呼吸与生物栖息,作为设计的基础逻辑,打造一套完整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


图片
生态设计策略

公园大面积采用透水铺装,雨水可直接下渗,减轻排水压力;林荫花园则通过植物过滤与蒸腾,净化水体、调节气候。临水区域保持自然的生态驳岸,用自然石材和水生植物柔化边界,延缓水流、恢复生态。整个公园系统的雨水用于绿化与补水,实现生态闭环。


我们充分考虑公园可淹没性景观效果,将主园路及主要休憩空间设置在适宜的标高上,使公园在高水位时期也可以正常使用并为市民呈现弹性的使用感受。


图片

雨水流径分析

图片
图片

海绵城市设计,可淹没式景观分析



设计主题

当海浪与自然之间,不再是静止的界线,而是一系列灵活的线条,我们的景观“悦动山丘 —— 自然的流动边界 ”主题诞生。


我们将「岛屿与潮汐」作为灵感元素,构建多变的场地形态,使用自由的曲线和地形区模糊空间的边界,让居民能够更沉侵在自然生态的公园之中。通过空间、节点与生态的多维打造,展现自然有机、艺术童趣、心灵放松的自然之境。


在深度了解周边居民的活动需求后,我们选择艺术化的手法塑造场地地形,根据不同的活动使用分区,在场地中“捏”出不同形态的“岛屿”,展现大地艺术之美。


我们通过起伏的地形语言,巧妙地模糊空间的边界,让不同功能区自然过渡、彼此渗透。在这种空间的渐变与融合中,游人的使用体验也变得更具层次与趣味。行走其间,视线随着地势起伏不断被重新组织,不同的空间节点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与情绪节奏。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面律动感的透水铺装和微地形塑造出公园, 悦动山 —— 自然的流动边界


以潮汐为脉搏,让“山丘”在涨落之间“呼吸”。生态停车场,两侧花境夹道,浮沉中生成全新的入口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挺拔的椰子树,展现公园活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三亚风情的椰林打造 公园 入口界面


生态停车场采用透水砖作为铺装基底,雨水可自然渗透至地下,补充土壤含水量,也可顺应道坡度流向砾石带,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同时,停车位之间栽植乔灌结合的绿岛隔离带,既遮阳又隔热,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图片

生态停车场


穿过林荫下的停车区,两侧两道花径蜿蜒展开。无论是傍晚归家,还是清晨出行,这片“椰风花径”的入口节点,都将成为社区与自然之间最温暖的桥梁——让每一次进出,都成为与绿色共呼吸的仪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童友好型全龄活动空间,岁月与潮汐交织重叠,游人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与“守护者”。


在儿童活动场地中,我们以“渔网”与“海螺”为灵感,营造出一个富有滨海气息的探险乐园。场地核心是一组巨型网状攀爬装置——如同渔夫撒下的网,轻盈又富有张力。


图片
图片

儿童活动场以“渔网”与“海螺”为灵感


环绕四周的是网状攀爬结构,仿佛编织而成的水母触须,既能满足孩子的攀爬欲望,又兼具安全弹性。


图片
图片
网状攀爬结构 环绕四周, 既能满足孩子的攀爬欲望,又兼具安全弹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时我们设置了静态休憩装置,以海螺的螺旋曲面为原型的构筑物,游人可以在其中蜷坐、阅读、交谈,或静静听一听自然的声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区内设有曲面步道与专用健身器械:柔和弧形的扶手栏杆,配合低阻力推杆与拉绳,让长者在舒展肢体的同时保持平衡与安全。


沿途还布置了适老化休憩长椅与下沉式社交圆桌,便于三五邻里小憩闲聊。


图片
图片

每座岛屿都如同一句独白,通过岛屿地形和休憩小品,让使用者体验“海·潮·人”三重语境。


当你步入林下,脚下的土地不再平坦,而是宛如铺开的波浪:起伏的微地形如群岛漂浮于碧绿的“林海”之中,也仿佛潮汐推涌后剩于沙滩的细腻纹理。


图片
图片

沿着生态石板步道行走,粗糙的石面与苔痕相映成趣,雨水可随板缝自然渗透,步道两侧再植初落叶灌木与本土蕨类,让沉静的林下空间始终保有清新的湿润。偶尔抬头,树冠间洒下斑驳光影,仿佛浪尖折射的光斑在脚边跳跃。


图片
图片  

开满小花的 林荫步道


走进“躺平花园”,你将发现一处轻盈的构筑小品:低矮的草坪上随地而设的木质躺椅,任由身体被大地轻柔托起。


图片
图片
↑微地形塑造的 贝壳躺平花园

在这里,地形即是风景,步道即是体验,小品即是惊喜——让每一次漫步,都宛若在潮汐与岛屿之间探秘,将大自然的律动,引入社区的心脉深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语

我们 用“漂浮”与“浸润”构筑动态边界,探讨空间与体验的无限延伸。在这里,边界不再是可见的线条,空间不再被具体定义,而是一组随时间、潮汐、光影与人流不断重塑的生命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园是 时间、潮汐、光影与人流不断重塑的生


项目设计图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项目详细信息

项目名称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海公园五区

项目地点 海南三亚

项目面积 10189㎡

完成时间 2025.02

景观设计 成都麦微景观建筑事务所

设计指导 甘炜炜

技术总工 金亮亮

设计团队 马青 滕龙  廖嘉伟 高庆英 付丽红 郑鹏 刘李军 唐昌国 龙婷婷 杨丹 王琼 李敏

建设单位 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深圳市奥城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拍摄团队 E-ar TARS

市场品牌 沈习创 邓楠

来源:公众号青年建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8 万条内容 · 2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脚掌上的热带生境,Luxe Park·万华海口麓岛公园

      项目详细信息 项目名称:海口麓岛公园 项目地点:海南·海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