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触摸天空的居住方式:给建筑以不断生长的力量

触摸天空的居住方式:给建筑以不断生长的力量

发布于:2025-07-21 10:08:2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来源:匠山行记

|

作者:匠山

[复制转发]

 

"

苍穹之下

未来我们如何居住


人们总是向往在高处生活,人类的祖先就在树上居住,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我们花费了数万年,却仍然渴望拥有触摸天空的自由。      

     
在这个竖向居住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重复叠加所带来的同质化的生活方式。从森林中的山居走向城市中的“山居”,是否还能保持走向高处的清醒,建筑又赋予生长以怎样的力量。本文将通过四个项目,走向       高层住宅            




01

艾伯尼大街高层公寓楼


▲街景


艾伯尼大街高层公寓楼是一座高层公寓,位于温哥华高豪港区向北侧斯坦利公园逐渐收窄的区域。


设计者希望创造一种新的摩天大楼,不是一个孤立的物体,而是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然而在这座高层住宅中我看到的不只是和环境的呼应,还有一种 自在的独特性


从外形上来看这种 扭转错落 的形体本身就为原本的街区样态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反物理学的结构效果, 展现了街道与城市极强的包容性。


▲入口


从功能性的角度上讲也尽可能为社区服务,建筑师将建筑立面以弧形延伸至首层的屋顶,创造了一个覆盖着青苔的露天剧场邀请人们在木结构的云朵之下欣赏艺术,感受城市的空间与文化 ,为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自然场所 。


巨大的弧线雕刻出了建筑体量,保证了邻近建筑的视线通廊可以直达海港和远处山脉的方向。这些巨大的 勺形弧线 充分展现了建筑内部柔和的氛围和遍布的阳台,屋檐下的木结构图案也一览无余。


▲露天剧场


在这样一个室内外模糊,结构模糊,材质模糊的过渡空间中,往往代表着建筑以更加包容和自信的姿态面向世人,也尝试接受更多的全新可能。


垂直幕墙材质上设计者选择了用玻璃、不透明铝、格栅板单元构成,反射并过滤着西北太平洋的不断变化的光线,以极强的张力向路人呈现在矛盾与冲突之下碰撞出的全新可能。


▲立面装饰


▲露台


在不同材质的交错之间形成了室外露台,这种非重复性单元体块的住宅建筑是很少见的,其中有很多挑战,但也带来空间处理的多种可能性。


▲室内木结构装饰


其中 木结构 的元素从室外贯穿至室内,在这座建筑中既可以看到木结构的原始,也可以看到因不同材质拼接而形成的时尚现代,在整个城市天际线中艾伯尼大街高层公寓楼无疑是一个精彩而独特的扭转体。




02

西57街111号超高层大楼


▲鸟瞰图


西 57 111 号超高层大楼坐落于纽约中央公园南侧中心位置,其总高度为435米,是纽约市最高的建筑之一。


这无疑是一个 新世代的地标建筑 ,为纽约的天际线贡献出独特且优雅的新元素。在项目中使用到了陶瓷、赤陶土等全新材料,有效提高了构造强度。


▲生成逻辑


由于当地规范的要求,对街区的日照长度有一定要求,为了避免道路在一整天的时间中过于黑暗导致气氛压抑,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天空曝光平面接触的位置,必须要有强制性的 建筑退缩


由于本项目的高度和空间最大化的理念,在建筑形体的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多次向后的退让和削减,因此形成了羽毛状、给人以轻盈感的建筑形态。


▲建筑退让


▲周围环境


这些建筑退缩也结合在东立面和西立面整体上升形态的赤土陶器设计中,从东西立面底部延伸到里面的顶点。


 

建筑立面通过一系列的参数化设计,赤陶土被细化成15种不同的单元,按顺序变化的剖面块进行建模、挤压、上釉,然后堆叠成一个复杂的图案,给人以流动的气息,就像一个轻微的湖面的波纹,与建筑本身轻盈的质感相互呼应。


▲立面装饰


在立面上交错使用这些元素会产生一种独特的 莫尔条纹 ,在不同的灯光或不同的角度进行观看时,它会发生巨大的光影及3D感官的变化,立面装饰如藤蔓般节节爬升,象征着高层大楼不断向上生长的生机与力量,展现出城市的活力。




03

可持续住宅塔楼


Stefano Boeri

▲立面


“垂直森林” 的第一个实例在米兰市中心的Isola区域落成,两栋居住塔楼各110米与76米高,3、6、9米不等的900棵树以及2000株种类纷繁的花草灌木高低错落,点缀在向阳侧的立面之上,在城市之内置入了一个高达7000平米绿化覆盖面积的“森林”。


Stefano Boeri

▲立面细节


可持续住宅塔楼以“垂直森林”为理念,两栋建筑可以容纳与占地约75000平米的独栋住宅社区相同的家庭数量,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用地压力。


建筑师在保持城市现有规模和体量不变的情况下,在都市内的 垂直空间再造森林


每层每户的室外阳台都有覆土层,为种植绿植提供土壤,在建筑上上形成纵横交错的绿意,其本身为建筑立面提供了充足的丰富性和观赏性,通过在建筑中引入绿植的方式以重现强大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Bosco Verticale

▲周围环境


出挑的白色阳台成为了建筑形态中的重要特征,也是垂直森林的重要表达方式,其与建筑主体的黑色特征形成的鲜明对比,从形式上也更加突出,仿佛是拼插于整栋楼体之上。


Stefano Boeri

▲出挑阳台


但这种交错出挑的大阳台也给每户阳台的私密性和采光带来的巨大挑战,邻近的上半层住户几乎可以毫无保留地看到下层邻居家的阳台,但配合上绿植的种植可能会在视线形成遮挡从而增强私密性。


另一方面在阳台下的窗户也会因阳台这个巨大的屋檐而挡住白天的光照,室内采光可能会不足。


Stefano Boeri

▲阳台绿植


其中绿植可以有效地改善居住空间的微气候,吸收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这座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森林也与大型城市再造林及生态环境恢复的政策相呼应。


 

此高层住宅力求在自然与城市生活中寻求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创造一个 绿色可持续的高层住宅  




04

Wonderwoods垂直森林


▲街景


“Wonderwoods垂直森林”与“可持续住宅塔楼垂直森林”的建造逻辑不同,本项目将阳台与建筑本身一体化,都是使用简洁的白色表达。这种做法反而将阳台上的绿植突出,且更为密布的排列方式让阳台错落的本身也形成一种建筑立面的独特纹理。


建筑外立面覆盖360棵树木和5万株来自30种本地物种的植物,相当于一公顷森林的植被量。


▲出挑阳台


建筑立面本身就是变化的,随着四季变化,植物生长、日照角度的不同,使建筑外观呈现多彩的动态特征,展现的是依托建筑而创造的 全新生命集合体


这座建筑不仅是一处居住空间,更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当地的鸟类提供栖息地,并在外立面特设圆形洞口供鸟类筑巢。


▲爆炸图


“Wonderwoods垂直森林”通过建筑底层的扭转让建筑形体在纵向上没有过于高耸的感受,反而是一种 自然铺展 的展现方式,在功能上也对应了相对公共的区域。


大楼共设有约200套不同类型的公寓,适应多元化居住需求,同时包含商业设施、体育休闲空间和餐饮场所。


▲立面


其功能布局合理:地下一层及底层设有自行车停车区和公共空间,上层则为办公空间、健身区,以及结合住宅与工作室的复式单元。第七层设有室内外餐饮区,并通过连接桥梁将两栋建筑相连。 


从远处看建筑的绿意与城市的绿植仿佛是连续一体的,建筑为城市贡献了更多绿意,城市也为建筑提供了更多可拓展的公共空间。


▲立面细节


大楼内所有绿植的维护由中央物业管理站统一负责,利用智能传感器系统监控灌溉和修剪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业主的个人喜好改种其他品类的植物从而导致对建筑立面美观的破坏。


▲立面分析图


绿色 可持续 是本项目的重要主题,Wonderwoods项目所在区域已完全步行化,并在建筑地下设置雨水收集、储存和循环利用系统,以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


这些不仅仅是满足建筑内部的需求,同时也是为整个城市的资源节省与环保做出的有益贡献。




结语

高层住宅已经不再是一味追求建筑更高的高度,而是转而关注材料的应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甚至是微生态、微气候的改善。


这些都一点点的描绘着城市肌理,也推动着建设更加开放、包容、和谐、绿色、可持续的 新时代城市


 

我们在陆地上行走才带来了对天空的向往,曾经树木用枝干支撑我们走向天空,如今以建筑为名赋予我们 居住 生命 不断生长 的力量,也让我们有勇气 继续探寻 建筑 生存 的意义  


来源:公众号匠山行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61 万条内容 · 20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清代建筑的通则:柱高与柱径、收分和侧脚的尺寸比例关系

柱高与柱径       四檩、五檩小式建筑 面阔与柱高 之比为 10 : 7       六檩、七檩小式建筑 面阔与柱高 之比为 10 :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