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珠大街跨江桥效果图
项目名片
姓名 : 平陆运河桥梁9标南珠大街跨江桥
生日 : 在建
籍贯 : 广西
长度 : 主桥跨径185m
类型 :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
特点 : 南珠大街跨江桥大桥拱肋吊装采用“竖转拱肋施工”,格子梁吊装采用“荡移法”吊装
建设单位 :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南珠大街跨江桥 主跨185m,计算跨径180m。桥面按整幅布置,横断面布置为:2×(2.75m人行道+3.5m拱肋保护区+0.5m护栏+11m行车道)+0.5m护栏=36m。
▲ 南珠大街跨江桥大景
独特之处
1
竖转拱肋施工
南珠大街跨江桥主桥拱肋采用竖转法施工,拱肋先在低位支架上进行拼装,再进行转体合龙,其中西岸转体19.5°,东岸转体24°,按先后顺序进行。两岸转体塔架位于过渡墩,拉索地锚采用永久结构,使用桩基+承台+墩柱组合结构。大桥半拱重量约552t,使用4束拉索转体,每束为12根Φ15.24钢绞线,采用4台300t智能张拉千斤顶同步张拉至预定位置,待夜间张拉至设计标高后快速合龙。在施工过程中,拱肋的拼装及合龙精度,转体的控制是项目最大的难点。
2
格子梁吊装
格子梁吊装采用“荡移法”吊装系统,解决了城区桥梁吊装临时结构场地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拱肋良好的承载力,依拱肋布设,该系统优点主要为无需搭设塔架,具备河面起吊、带重起升、纵移的特点,安装位置全覆盖,无需转换布设吊点位置。
▲ 南珠大街跨江桥吊杆施工
▲ 南珠大街跨江桥大景
3
BIM技术的运用
在平陆运河城区桥梁建设的关键工序施工中,项目团队深度应用BIM技术赋能施工全流程管理。针对缆索系统安装、拱肋吊装、桥面格子梁安装等核心环节,通过搭建1:1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模型,对复杂施工工艺进行全周期动态模拟。借助可视化技术将各工序的时间轴、技术参数、空间位置关系等要素进行三维拆解,形成沉浸式交底方案。施工人员通过BIM模型不仅能直观掌握施工顺序、受力变化、风险节点等关键信息,还可通过交互式操作模拟施工过程,精准把握每个技术要点。这种 “虚拟预演+实体施工” 的创新模式,有效规避技术盲点与协作误差,为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筑牢数字化保障体系。
▲ BIM技术与信息化应用
▲ BIM技术与信息化应用模拟吊装
4
数字化手段赋能施工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项目综合运用多项信息化手段,实现施工管控的数字化与精准化。通过搭建主航道运输智能辅助系统平台,结合智慧工地平台、智慧安全帽及TS60测量机器人等技术设备,将施工全流程中的各类动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数据化处理。从人员作业轨迹、设备运行状态到构件安装精度、航道运输安全等关键要素,均以可视化数据形式动态呈现,形成覆盖施工各环节的智能监测网络。这种数字化管控模式不仅让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与技术难点具象化,更通过数据分析为施工方案优化、资源调配及进度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精细化管理水平。
▲ 平陆运河QL9标南珠大街跨江桥-拱肋竖转监测平台
▲ 智能测量机器人
▲ 测量人员利用测量机器人测量合龙精度
▲ 智能千斤顶控制平台操作
经济社会意义
平陆运河是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通过黔江、红水河、右江等多条支流连通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并通过铁公水联运覆盖广大西部地区的重大交通项目;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重大战略项目。
▲ 南珠大街跨江桥大景
本桥位于钦州市钦南区,为钦州市路网道路之一,大桥建成后,既可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城市面貌,又能打通钦州市“血脉”,助推城市经济发展,可缓解交通压力。新建或重建的桥梁往往比旧桥更宽阔,设计更合理,能有效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减少市民出行时间成本。并优化交通网络,城区桥梁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平陆运河城区桥梁建设有助于完善城市交通布局,使城市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促进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
▲ 南珠大街跨江桥大景
稿件支持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公众号桥梁视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19.43 万条内容 · 64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学习了平陆运河桥梁9标南珠大街跨江桥设计建造理念,多谢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