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广州文化公园西南广场设计

广州文化公园西南广场设计

发布于:2025-07-17 10:37:17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青年建筑

[复制转发]

 
项目概况  

 
场地位于地铁站上盖,场地的覆土和荷载有严格的要求,限制了新种乔木的种植位置和数量。加上场地有比较多的地铁设备用房及人防出入口,现状的高大乔木也需要保留,限制了场地的空间布局。如何衔接好地铁出入口的人流与文化公园大片区的慢行系统,同时规划出适用市民多种使用场景的弹性空间,并讲述文化公园的历史文化故事,成为该设计的挑战。  

 
 
▲夜览顶视   ? 超   越视觉    


项目挑战

由于场地位于地铁上盖,场地的覆土和荷载有严格的要求,限制了新种乔木的种植位置和数量。加上场地有比较多的地铁设备用房及人防出入口,现状的高大乔木也需要保留,限制了场地的空间布局。如何衔接好地铁出入口的人流与文化公园大片区的慢行系统,同时规划出适用市民多种使用场景的弹性空间,并讲述文化公园的历史文化故事,成为该设计的挑战。

▲历史分析图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策略


01.
空间布局的划分

设计调研了文化公园的多种使用模式。首先,文化公园常年承接多种大型集市展会的活动,节假日人流密集,需要有弹性使用的广场空间和人流集散场地。其次,现状市民需要儿童游乐、健身活动、棋艺扑克、盆景花展、休憩闲聊等固定空间。因此设计提出一心五区的设计布局,围绕中心广场展开一系列的市民使用空间。

▲现状分析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   间布局分析   ? 华南理   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2.
弹性 景的切换

应文化公园对举办春节花市、元宵灯会、中秋游园、花展盆景展、文艺集市会等各类不同主题的市民文化活动需求,设计团队研发了集照明、屏幕显示、智能音控、景观照明等多功能合一的木棉伞,配合各类活动的氛围背景。

▲夜间灯光效果   ? 超越视觉

木棉伞成组团的穿插于场地因地铁上盖的限制不能种植高大乔木的地方,与中小乔木交相映衬,也成为场地周边特别是高架桥视野的标志性景观。

▲与乔木交相映衬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超越视觉 


03.
历史故事的讲述

设计萃取场地的十三行的历史文化故事、华南土特产展馆时期的展会故事以及文化公园西南角作为广州第一个儿童游乐场的历史元素,创意性的融入场地的儿童游乐设备、健身器材、微缩景观、展廊景墙、互动灯光中,让市民在游玩中也了解到场地的发展历史,讲述了文化公园的文化故事。

▲展廊景墙   ? 超越视觉


十三行的历史文化场景

十三行时期的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交流的窗口,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十三行原址的格局现今在文化公园场地上已不复存在,但是根据留存的十三行时期的”外销画”中的市井商馆画,风雨连廊的展窗设计通过微缩景观还原了十三行时期市井商馆的繁荣景象,向市民展现了当时十三行时期的商贸文化场景。

▲展示墙设计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超越视觉 


文化公园的发展演变科普

记忆长廊梳理了场地内各个时期的历史故事,从1684年十三行时期一口通商,到1951年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开展,再到1956年文化公园时期的各个高光时刻。设计用画廊的方式,向市民形象地讲述了文化公园的发展史。

▲记忆长廊设计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超越视觉


华南土展会的文化元素融合

为满足市民健身活动需求,在康体区域的健身器材的设计上创意性的结合了西洋镜动画、织布机、算盘等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时期的展会特色元素,寓教于乐。

▲康体区域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超越视觉


广州第一个游乐场的历史文化故事

1985年广州文化公园建立了广州第一个游乐场。根据这段历史记忆,在场地内增加儿童活动空间,结合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游玩设施,让孩童在体验童年快乐的同时,了解文化公园的历史、广州的历史。

▲游玩设施   ? 超越视觉
▲游乐设施分析图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超越视觉


04.
生态可持续的设计

在可利用的绿地空间结合雨水花园的措施收集地表径流进行调蓄错峰,具有土壤湿度和降雨量感应功能的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木棉伞结合太阳能光伏板供能充电,降低市政电能消耗,助力降碳。

▲雨水花园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超越视觉

场地的原生乔木完全被保留,新种植物80%采用原公园品种及本土品种,保障了公园的生态延续性。

▲植物分析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超越视觉


结语

新生的文化公园西南广场诠释了对”文化”一词的全新解读。这种文化是属于广州市民在公园中形形色色的活动文化,设计本身只是做了一个文化的载体,也将新时代的活动场景与老的公园联系起来,带来了公园的新活力。

▲鸟瞰   ? 超越视觉

项目名称:融合场地历史文化的景观载体——广州文化公园西南广场设计  
项目类型:景观设计      
项目设计:2022年-2023年      
完成年份:2024年      
设计主持:何镜堂院士      
景观设计团队:郑旸、陈思翰、卢铭、周国欢、林杰、陈成谦、黄灵杰、董健帆、史梦霞、陶浩贤、应子、卢玉洁、钟颖涛、张绮婷、杨石泉、赵笑寒、伍镇凯、陈添明、陈艳      
泛光设计团队:清华同衡      
深化单位: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安创艺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师:张之彦      
项目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地铁6号线A或D出口      
建筑面积:15826㎡      
摄影版权:超越视觉      
客户:广州文化公园 

来源:公众号青年建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8 万条内容 · 2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与石之间:朱育帆的景观设计

" 水与石的透明性 朱育帆 在朱育帆的景观设计中, “阅读” 是起点。设计不是去重写场地,而是倾听它的沉默,看见它的脉络,从中发现那属于它自己的 独特故事 。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