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越秀区分局
正式核发全市首个
老城区连片式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
“黉桥·小石集”危旧房改造工程规划许可证
这标志着广州市探索出了一条
老城区危旧房自主更新改造的新路径!

“黉桥·小石集”危旧房改造效果图
小石集片区建筑建于上世纪,历经风雨侵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建筑质量堪忧,片区的17栋房屋均为C、D级危房,砖木结构占比近六成,墙体剥落、构件损毁问题突出。
周边环境繁杂, 整个片区建设年代早,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导致周边街巷狭窄,公共空间不足,消防和结构安全隐患突出,改造迫在眉睫
。
“黉桥·小石集”危旧房改造前情况
项目充分应用 《广州市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 (以下简称《办法》)利好政策,探索连片式危旧房自主更新改造新模式,对17栋危房进行整体拆除翻建,不仅消除了街区安全隐患,也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更在有限的空间内嵌入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效解决老城区配套不足的需求痛点。

改造前
消防疏散
情况
改造后
消防疏散
情况
小石集片区17栋房屋涉及公房、企业、私人多类产权业主,若按传统分散式危房重建改造模式,不仅难以统筹资源,更无法解决老城区高密度高强度开发问题。项目通过创新实践了全市首个连片式危旧房改造模式,有效破解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的难题。
在项目改造过程中,坚持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尊重周边居民意愿,召开多轮居民议事会,广泛收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分类施策,助力老城区危旧房“旧貌换新颜”。
通过系统梳理地块内各产权权属情况,将零散的多幢房屋统一规划,增添红砖灰瓦、天井庭院等岭南风貌,实现“红线零扩张、功能大提升”。面对项目地块与规划路网冲突问题,结合项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采取首层架空及周边建筑退缩等方式,在满足道路退让的同时,形成社区交流小广场,为周边群众提供公共活动空间。

改造后首层通道
创新探索运用《广州市装配式建筑和模块化建筑项目容积率激励措施实施细则》《办法》相结合,鼓励危旧房改造项目使用装配式等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建造。增设嵌入式公服设施,利用多层退台打造全龄化社区共享空间及“5分钟”社区服务体系。
改造后周边社区交流广场
小石集片区位于历史城区范围,在更新改造中实现 “新旧相宜” 。
??以历史人文为底色,延续传统风貌。 项目外立面采用拼色红砖与浅灰质感涂料,复原“红砖灰瓦”岭南底色;屋顶花园、镂空花窗等细节呼应“求学黉桥”历史文脉。

改造后中心庭院 
??以新兴技术为支点,实现功能升级 。项目深度融入智慧化、绿色低碳技术,全面落实“好房子”建设理念:
优化户型布局,提升住宅通风采光性能;
疏解建筑密度,创新打造内庭院交流空间;
运用“社区门厅+叠院露台”设计,打造洪庆坊“15分钟生活圈”活力节点。
屋顶光伏体系
“黉桥·小石集”危旧房改造项目
以居民自主更新意愿为引擎
以精细化政策工具箱为支撑
以文化传承与功能再生为灵魂
生动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

“黉桥·小石集”危旧房改造效果图
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有益补充, 连片式危旧房改造试点模式 正稳步推广,将进一步助力广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转自“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众号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28.73 万条内容 · 420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