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洁净空调系统 \ 净化空调系统详解(MAU及制冷设备)

净化空调系统详解(MAU及制冷设备)

发布于:2025-07-04 10:11:04 来自:暖通空调/洁净空调系统

来源:郭鹏学暖通

|

作者:郭鹏学暖通

[复制转发]

净化空调系统(MAU及制冷设备)

在洁净室的环境保障体系中,净化空调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 MAU(Make-up Air Unit,新风处理机组)及前端制冷设备是核心构成部分。接下来,将深入剖析它们的详细组成、关键参数、协同工作原理,同时探讨设计要点、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01

前端制冷设备


冷冻机 Chiller

冷冻机在整个系统中承担着为 MAU 表冷段供应低温冷冻水的重任,通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这一系列制冷循环,吸收新风中的热量。

在选择冷冻机时,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冷量需求:离心式冷冻机适用于大冷量场景,制冷量大于 1000kW,性能系数(COP)通常不低于 5.5;

螺杆式冷冻机适用于中大型冷量范围,即 200 - 2000kW,COP≥4.8;

涡旋式冷冻机则适用于小型冷量需求,小于 500kW,COP≥3.5。

其制冷量需依据 MAU 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会预留 10% - 20% 的冗余,

例如当 MAU 表冷段需要 1000kW 制冷量时,冷冻机应选择 1200kW。

冷冻机所使用的冷媒多为 R134a、R410A 等环保冷媒,标准工况下进出水温度分别为 7℃供水、12℃回水,温差为 5℃。

以 1200kW 制冷量的离心机组为例,其电机功率约为 220kW。

冷冻水泵(Chilled Water Pump)

冷冻水泵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冷冻水在冷冻机与 MAU 表冷段之间循环流动,以此保证冷冻水系统的流速,进而确保良好的换热效率。其流量可根据制冷量进行计算,公式为:

图片      

假设制冷量为 1200kW,温差为 5℃,通过计算可得流量约为 206m3/h。

冷冻水泵的扬程则要依据管路阻力来确定,其中包括冷冻机、MAU、管道以及阀件等产生的阻力,一般在 25~ 40m 之间。

例如,当流量为 206m3/h、扬程为 30m 时,其功率约为 30kW,并且通常采用变频控制。

在材质方面,泵体多为铸铁材质,叶轮则采用不锈钢材质,以防止腐蚀。


冷却水泵(Cooling Water Pump)

冷却水泵负责驱动冷却水在冷冻机冷凝器与冷却塔之间循环,为冷凝器散热提供动力支持。其流量依据冷凝器散热量来计算,公式与冷冻水泵流量计算公式相同。

图片      

当冷凝热量为 1400kW,温差为 5℃时,流量约为 240m3/h。

冷却水泵的扬程取决于冷却塔高度以及管路阻力,通常在 20 - 35m 范围。

比如流量为 240m3/h、扬程为 25m 时,功率约 25kW,同样采用变频控制。

考虑到冷却水可能含有杂质,冷却水泵通常采用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或 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冷却塔( Cooling Tower

冷却塔通过水与空气之间的换热,将冷冻机冷凝器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维持冷却水的温度稳定。

常见的冷却塔有开式横流塔和 闭式冷却塔 两种类型。

开式横流塔成本较低,维护方便,但耗水量较大;

闭式冷却塔能够保证水质洁净,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精密系统,不过成本相对较高。

冷却塔的散热能力必须与冷冻机的冷凝热相匹配,冷凝热等于制冷量加上压缩机的功耗。

例如 1200kW 制冷机的冷凝热约为 1400kW。在标准工况下,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分别为 32℃进水、37℃出水,温差 5℃。

以 1400kW 散热能力的冷却塔为例,其风机功率约为 15kW。

开式冷却塔的补水量大约为循环水量的 2% - 3%,这部分水量主要用于补充蒸发和飘水损失。


02

净化空气机组(MAU)功能详解


1

图片          

新风入口段

新风入口段主要负责引入室外新风,为防止大颗粒污染物进入系统,该段配置了防雨百叶和初效过滤棉。一般情况下,新风量可达到 10 万 CMH(Cubic Meter per Hour,立方米每小时),初效预过滤棉的等级通常为 G2、G3。

2

图片          

.初效过滤段

初效过滤段的作用是拦截新风中的灰尘、花粉等颗粒物,保护后续设备。其过滤等级通常为 G4(按照 EN779 标准,过滤效率≥90%),过滤器形式多为袋式或板式,容尘量不低于 300g/m2。为了及时更换过滤器,该段安装了压差计,当压差报警值≥150Pa 时,就需要对过滤器进行更换。

3

图片          

预热段

在冬季等低温环境下,预热段能够对新风进行预加热,避免后续表冷段出现结冰现象。对于 10 万 CMH 风量的系统,当温差为 15℃时,加热量约为 500kW。其热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60 - 90℃的热水盘管,材质为铜管铝翅片;另一种是电加热,可分档调节,功率密度在 1.5 - 2.5kW/m2。预热段的控制逻辑是根据新风温度自动启停,比如当新风温度低于 5℃时,预热段自动启动。

4

图片          

热回收段

热回收段可回收排风能量,包括显热和全热,以此降低新风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常见的热回收装置有转轮式和板式两种。转轮式热回收装置的显热效率≥75%,全热效率≥65%;板式热回收装置的显热效率≥60%,压力损失在 80 - 120Pa 之间。在材质方面,显热回收一般采用铝箔材质,全热回收则采用高分子膜材质。此外,为了在过渡季节减少压损,热回收段还设计了旁通,可根据实际情况关闭热回收功能。

5

图片          

表冷段

表冷段通过冷冻水盘管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精确控制送风露点。对于 10 万 CMH 风量的系统,制冷量约为 1000kW(温差 15℃),冷冻水流量为 200m3/h,供水温度 7℃,回水温度 12℃。为满足深度除湿需求,盘管排数通常设置为 6 - 8 排,翅片间距设计在 2.5 - 3.5mm,以防止积灰堵塞。

6

图片          

加热段

加热段的作用是对经过表冷处理后的空气进行再加热,实现对送风温度的精确控制。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 60 - 80℃的热水盘管,材质为铜管不锈钢翅片;另一种是采用 0.2 - 0.6MPa 的饱和蒸汽盘管。在 10 万 CMH 风量下,加热量约为 300kW(升温 7℃)。

7

图片          

加湿段

加湿段的目的是通过蒸汽或高压喷雾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满足洁净室的湿度要求,一般洁净室湿度要求在 40% - 60% RH(Relative Humidity,相对湿度)。常见的加湿方式有干蒸汽加湿和电极式加湿。干蒸汽加湿精度可达 ±5% RH,但需要配套 0.1 - 0.3MPa 的蒸汽源;电极式加湿能够自产蒸汽,功率密度为 6 - 10kW/kg/h。在 10 万 CMH 风量下,加湿量约为 200kg/h(湿度提升 20%)。

8

图片          

风机段

风机段为新风输送提供动力,克服整个系统的阻力。其额定风量为 10 万 CMH,并且可通过变频调节,调节范围在 30% - 110% 之间。风机的全压在 1200 - 1500Pa(包含过滤器、盘管产生的压损),电机功率为 110kW。为减少振动和噪音,风机段采用弹簧减震器和软连接的减震设计,确保振动速度≤2.8mm/s。

9

图片          

中效过滤段

中效过滤段主要用于保护末端高效过滤器( HEPA ),延长其使用寿命。其过滤等级为 F8 - F9(对应 EN779 标准,相当于 MERV 13 - 15),过滤器形式为袋式或无隔板式,容尘量≥500g/m2。同样安装了压差计,当报警值≥250Pa 时,需要更换过滤器。

10

图片          

消声段

消声段用于降低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以满足洁净室噪声要求(≤65dB (A))。通常采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对中低频噪声有较好的消声效果。消声量在 15 - 25dB (A)(125Hz - 4kHz 频段),材质为玻璃棉和镀锌穿孔板,防火等级达到 A 级。

11

图片          

送风段

送风段负责连接风管,将处理后的新风输送到洁净室。出风口风速一般在 8 - 12m/s(根据风管设计确定),静压箱尺寸根据风量定制,例如 10 万 CMH 机组的静压箱截面尺寸约为 3m×2m。为保证送风均匀,送风段还配置了导流板或多孔板等均流措施,确保风速不均匀度≤15%。


03

系统协同工作流程


1、制冷循环

冷冻水循环:冷冻机产生 7℃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泵加压后输送至 MAU 表冷段进行换热,在这个过程中,冷冻水吸收新风热量后温度升高至 12℃,随后返回冷冻机,完成一次循环。

冷却水循环:冷却塔提供 32℃的冷却水,由冷却水泵加压后进入冷冻机冷凝器,吸收冷凝器的热量后温度升至 37℃,再回到冷却塔进行散热降温,之后继续循环。

2、空气处理流程

新风引入:室外空气首先经过防雨百叶,然后通过 G4 初效过滤,在低温环境下,还会进入预热段进行加热。

热回收(可选):如果系统设置了热回收段,新风会与排风进行换热,实现预冷或预热。

降温除湿:新风进入表冷段,与冷冻水进行换热,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例如从 35℃降至 15℃。

温湿度精调:经过表冷段处理后的空气,先进入再热段进行温度控制,接着进入加湿段调节湿度,之后经过中效过滤。

送风:处理后的新风由风机加压,经过消声段降噪、送风段均流后,最终送入洁净室。


04

关键系统参数示例

(10 万 CMH 风量场景)

图片  


05

设计要点

1、 设备冗余与备份

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关键设备都需要进行冗余与备份设计。冷冻机通常采用 N + 1 备用模式,例如 3 台机组按照 2 用 1 备进行设计;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都必须配备备用泵;MAU 风机则可采用双电机配置或一用一备的方式。

2、节能设计

在节能方面,系统采用了多种措施。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以及风机均采用变频驱动,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功率;在过渡季节,可通过旁通热回收段来减少压损能耗;表冷段产生的冷凝水还可收集起来用于冷却塔补水。

3、控制逻辑

温湿度控制:依据洁净室反馈的温湿度数据,通过 PID 调节冷冻水阀、加热阀、加湿阀的开度,实现对温湿度的精准控制。

露点温度控制:表冷段出水温度与送风湿度相互联动,确保露点温度稳定。

压差监控:实时监测初效、中效过滤器的压差,当压差超过限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监测风机前后压差,预防风量衰减。


06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表冷段结冰

原因:主要是预热不足或冷冻水流量过低。

措施:增设防冻开关,当温度过低时,预热段自动启动;同时检查并调整冷冻水流量。

加湿段湿度波动

原因:蒸汽供应压力不稳定或者湿度传感器漂移。

措施:配置缓冲罐稳定蒸汽供应压力,并定期校准湿度传感器。

冷却塔漂水

原因:风机风速过高或者填料堵塞。

措施:优化风机转速,避免风速过高;定期清洗冷却塔填料,保证其正常工作。


总结

净化空调系统通过前端制冷设备(冷冻机、水泵、冷却塔)与 MAU 多级功能段的紧密协同,实现了对新风的高效过滤、精准温湿度控制以及能量回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各设备参数的匹配、冗余配置以及智能控制,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如电子厂、药厂等,对系统细节进行优化,以此确保洁净室环境稳定可靠,满足生产和使用需求。



转自HVAC空调解决方案 ,版权属于原作者,供学习交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洁净空调系统

返回版块

7.33 万条内容 · 46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还愁洁净空调原理图不会画?这里有解决方案!

你是不是在暖通设计行业摸爬滚打,工作经验在 0 到 3 年,感觉自己还有很多知识要学,技能也有待提升?我最近就发现了一门超棒的课程,特别适合咱们这种情况的人,忍不住要分享给你。 想象一下,你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这门课程就如同那明亮的灯塔,能为你指引方向。它是由易筑教育的名师来讲解,这些老师那可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行家,他们就像宝藏库,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倒给咱们。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