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岛田园实验基于珠三角城市生活状态,以长洲岛田园生活为主题,探讨当代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下的城乡生活新模式。项目由三个散落于自然环境中的小型建筑组成,以基地的自然环境为依托,结合艺术和技术以及生态原则,构建与自然融合的个性化的生活空间。
摄影: 孙宁卿
三栋建筑位于山坡下、水塘边和田野一侧,分别命名为“山宅”、“水居”和“田舍”,容纳了客房、冥想空间、茶室和书房及客厅等功能。
三栋建筑各具特色,空间形态脱胎于人类居住的两种原型:洞穴与树屋。山宅由四个大小不一,角度各不相同的立方体盒子组成,组合形式来自中文的草书“山”字,其中包括了卧室、方厅和卫生间以及一个独立的冥想空间。山宅的内部比较封闭,类似洞穴,带给人安全感。这组建筑也像一组跳跃的石头,与背后的山坡相映成趣。
水居和田舍用玻璃建造,呈现完全透明的状态,与周边自然融为一体。水居为独立的亭子,隐身于水畔树下。田舍为书房,“寄居”在原有的棚架下,面向田地,打造一个脱离闹市的现代耕读的角落,再现“采菊东篱下”的意境。
项目发起人:夏天 尤国强 赵冬 朱亦民(排名不分先后)
建筑设计:广州图岸建筑设计公司
监造: 广州图岸建筑设计公司,广州同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设计/竣工:2022年7月/2025年1月
视频拍摄、剪辑: 林力勤
来源:公众号青年建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9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海南德佳酒店立面改造夹缝中的秩序生长 在海南岛东岸的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红树林以其遒劲的枝干勾勒出海岸线的蓬勃生命力。其根系在滩涂中交叠,枝冠向天空舒展,在潮汐的往复涨落间构建起与自然环境的对话机制。这种「动态平衡」的共生智慧,为本项目酒店的立面改造提供了核心灵感 —— 通过建筑语言转译自然生态逻辑,在旧有建筑肌体上演绎生长与蜕变的空间叙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