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秩序生长
在海南岛东岸的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红树林以其遒劲的枝干勾勒出海岸线的蓬勃生命力。其根系在滩涂中交叠,枝冠向天空舒展,在潮汐的往复涨落间构建起与自然环境的对话机制。这种「动态平衡」的共生智慧,为本项目酒店的立面改造提供了核心灵感 —— 通过建筑语言转译自然生态逻辑,在旧有建筑肌体上演绎生长与蜕变的空间叙事。
项目位于海口坡博街区,周边城市界面较为老旧。这里有九十年代建成的粗粝民居、世纪初锈迹斑驳的防盗窗,还有新建却未完工的混凝土框架,不同年代的建筑元素在逼仄空间里交织,形成强烈的压迫感。这种复杂的现状既是改造面临的挑战,也为设计提供了独特的背景。
改造延续了原有建筑的窗墙体系,银灰色铝板从基座拔地而起,以自然生长的秩序向天空舒展;香槟色铝板如植物脉络般延伸至建筑底部,收束为根系形态,自然强化出入口的空间导向性。
面对严格的造价限制,设计团队将初期方案中多样的异形模块精简为 6 类标准件,通过模块化组合在建筑表面形成富有韵律的 “人工枝杈”。方案放弃了昂贵的曲面造型,改用平板折角手法营造空间纵深感,有效将单方造价降低 32% 。铝材的哑光质感与红树林表皮肌理形成微妙呼应,在热带阳光下折射出层次丰富的光影变化。顶部造型通过严格控制铝板尺寸并多次调整,最终呈现出自然舒展的韵律感,实现了成本控制与美学效果的平衡。
夜晚,香槟色铝板凹槽内的线性光源沿建筑核心架构延伸,暖金色光带如红树林根系般勾勒立面结构骨架。银灰色铝板的立体折角在灯光映射下形成层次分明的光影渐变 —— 光带沿结构走势自然收放,在折角起伏处呈现强弱的明暗对比,将日间的材质肌理与立体轮廓以光影语言延续至夜幕。
项目名称:德佳酒店立面改造
设计公司:源合万相(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面积: 1080 平方米
完工时间: 2024 年 7 月
设计团队:张强、黄健、金杨杰、李彦钢、赵振延
项目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
摄影版权:沅書建筑摄影
项目甲方:海南德佳酒店投资有限公司
来源:公众号青年建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9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加拿大“光之学校”,融合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建筑典范CCM2建筑事务所与B+B建筑设计公司联合设计的Awacak Okiskinohamatowikamikowaw小学,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Manawan社区。该项目融合了阿蒂卡梅克(Atikamekw)文化特色与现代教育需求,旨在为Manawan社区提供一个既符合教育功能又体现文化认同的学习环境。学校的名称意为“光明的小生命”,象征着教育与文化的光辉交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