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控制核心流程: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
一、 汛前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事前控制)
1、审查专项方案与应急预案: 严格审查: 重点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雨季施工方案》、《防汛应急预案》、《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完整性。方案是否包含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流程、人员避险与撤离路线、物资储备清单、设备加固措施、重点部位防护(深基坑、高边坡、塔吊、脚手架、临时设施、临时用电、材料仓库等)、信息报告程序、后期处置等内容。要求预案必须经过内部评审、演练,并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备案。预案应明确各级响应措施(如蓝、黄、橙、红预警对应措施)。对符合要求的方案预案签署审批意见。
2、督促组织机构与责任落实: 核查施工单位是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汛防台应急指挥机构,职责是否明确到人。明确监理部内部防汛防台负责人(通常为总监)及现场值班人员,并将监理联系方式纳入应急通讯录。通过监理例会、通知单等形式,再次强调各方安全责任。
3、检查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 对照清单核查,定期(汛前、汛中)对照预案中的物资储备清单,现场核查防汛沙袋(及装填工具)、抽水泵(及备用电源、水管)、应急照明(手电筒、应急灯)、雨具(雨衣、雨鞋)、救生衣、救生圈、绳索、对讲机、急救药品等物资的数量、质量及存放位置。检查抽水泵、发电机等设备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是否定期试运行。物资存放地点应便于取用、不易被水淹。
4、检查重点部位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1)排水系统:
检查场地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是否畅通无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设计及最大降雨量要求。
检查基坑周边截水沟、排水沟是否完善,排水泵配备数量及功率是否足够,备用电源是否可靠。
督促及时清理屋面、楼层、脚手架上的垃圾杂物,确保雨水管、落水管畅通。
(2)基坑工程:
重点检查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监测数据及巡视记录,是否存在渗漏、涌水、变形超预警值等情况。
检查基坑降排水措施是否有效运行,坑边堆载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应急预案中针对基坑垮塌、涌水等险情的处置措施。
(3)临时用电:
组织专项检查:所有配电箱、开关箱防雨防潮措施是否到位(箱门关闭、有防雨棚),电缆线架空或埋地保护是否规范,无拖地、浸泡现象。
检查接地、接零保护是否可靠,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有效。
督促在强降雨、台风来临前,除抢险照明外,切断可能引发危险的区域电源。
(4)大型机械设备:
塔吊/施工电梯: 检查附墙装置是否牢固,标准节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塔吊回转制动是否有效,风速仪是否完好。台风预警时,严格监督执行塔吊吊钩升至最高、小车收回、吊臂顺风向自由回转或按说明书要求锚固的规定。
脚手架/操作平台: 检查连墙件是否齐全有效,基础排水是否良好,有无沉降。督促加固安全网、脚手板,清除架上杂物。台风预警时,监督降低脚手架高度(特别是悬挑架、爬架)或采取可靠加固措施。
履带吊/汽车吊: 检查台风预警时是否按要求收臂、趴杆,选择安全地点停放,必要时增加配重或拉设缆风绳。
(5)临时设施:
检查办公室、宿舍、仓库、加工棚等临时设施的加固情况(如地锚、缆风绳、屋面板压条),评估其抗风能力。对位于低洼地带、边坡下方、不稳固区域的设施,督促搬迁或重点加固。
检查活动板房是否按规范连接、锚固。
(6)材料管理:
检查水泥、白灰等易受潮材料是否垫高、覆盖严密。
检查钢筋是否采取防锈措施(如垫高、覆盖)。
检查模板、木方等是否堆放整齐,防止被风刮散或水冲走。
督促清理散落在低洼处的材料。
5、检查人员教育与演练: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对全体人员(包括分包队伍、新进场工人)进行了防汛防台安全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并留存记录。监督或参与至少一次防汛防台应急演练,评估演练效果(特别是人员疏散撤离),提出改进意见。
6、信息沟通与预警响应: 确保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建设、施工单位的预警信息接收渠道畅通(微信、短信、专用平台等)。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传达至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安全负责人,并监督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根据预警级别和现场情况,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指令(口头或书面)。
二、 汛期及台风影响期间监理控制要点(事中控制)
1、强化值班与巡查:严格执行监理部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保持通讯畅通。
2、加密巡查: 在降雨期间及台风影响期间,监理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应增加对重点部位(基坑、边坡、大型设备、临时设施、排水系统、临时用电)的巡查频次。
3、关注险情: 重点巡查有无积水、渗漏、涌水、沉降、倾斜、开裂、设备异常、断电等险情征兆。
3、监督应急响应执行: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照预案和监理指令,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如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切断危险区域电源、加固设备设施、组织人员避险或撤离、启动排水设备等)。
4、人员避险: 重点监督在橙色、红色预警或现场出现重大险情时,是否果断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避险场所(提前指定并检查其安全性)。
5、险情处置协调: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监理人员应立即上报总监和建设单位,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启动现场处置。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监理人员应参与现场应急处置的协调,提供必要的支持,督促施工单位调动资源抢险。详细记录险情发生时间、地点、现象、已采取措施、人员状况等信息,拍摄影像资料。
6、动态信息报送:及时将现场雨情、风情、水情、险情、人员状况、处置进展等信息向上级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报告。
三、 汛后及台风过后监理控制要点(事后控制)
1、组织复工安全检查: 在降雨停止、台风过境、预警解除后,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评估,确认现场具备安全复工条件。
2、重点检查:
(1)基坑稳定性(有无坍塌、位移、裂缝、积水)、支护结构状况。
(2)大型机械设备(塔吊、电梯、脚手架)的基础、结构、连接件、安全装置是否受损,需经专业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临时用电系统全面检查,排除短路、漏电隐患,测试合格后方可送电。
(4)临时设施(板房、围挡、加工棚)结构安全,有无倒塌、破损。
(5)边坡稳定性,有无滑坡、塌方迹象。
(6)现场道路、堆场、排水系统恢复情况。
(7)材料及设备损失及受污染情况评估。
3、监理复查: 对施工单位自查结果进行严格复查,必要时组织专题会议或委托第三方检测。只有确认所有重大安全隐患已排除,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签署复工令。
4、督促隐患整改与修复:对检查中发现的水毁、风毁工程或设施设备损坏,督促施工单位制定修复方案(需报审),并监督其按方案实施整改。
5、损失统计与索赔管理:协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损失(永久工程和临时设施)的统计、取证(照片、视频、记录)。根据合同约定和监理职责,客观公正地处理可能涉及的工期和费用索赔事宜。
6、总结评估与改进:组织监理内部会议,总结本次防汛防台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评估监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督促施工单位对应急预案和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完善预案。将总结报告报送建设单位和公司。
四、 监理工作方法
1、监理通知单与工作联系单: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以及需要督促落实的事项,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或《工作联系单》,明确整改要求、责任人和时限,并跟踪闭合。
2、监理例会与专题会议: 将防汛防台工作作为监理例会的固定议题,及时通报情况、协调问题。遇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3、巡视、旁站与平行检验: 运用多种监理手段,加强对关键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排水沟疏通、沙袋码放、设备锚固、应急演练等)。
4、影像资料记录: 对重要控制环节、隐患部位、整改前后状况等进行拍照或录像留存,作为监理工作痕迹和追溯依据。
5、报告制度: 按规定向上级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报告防汛防台工作情况,特别是重大险情和应急处置情况。
五、 监理人员自身安全
1、监理人员在现场巡查、处置险情时,必须将自身安全放在首位,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雨衣、防滑鞋、救生衣等)。
2、避免在极端恶劣天气(如狂风暴雨、雷电、能见度极低)下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3、熟悉现场应急避险路线和场所。
以上就是雨季防汛防台监理控制要点,雨季防汛防台是建筑工地季节性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监理人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通过严格的事前审查把关、严密的事中过程监督、及时有效的事后处置总结,督促施工单位将各项防范和应急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工程安全度汛度台,筑牢工地安全防线。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工程监理
返回版块4.83 万条内容 · 23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