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学堂坐落于川渝乡村振兴示范带核心区,以“千年农耕文明地,巴蜀文旅新坐标”为基底,是 泸州市江阳区乡村振兴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建示范基地、服务点及配套设施项目 ,总建筑面积为3506 ㎡。中林木结构以木为笔,将现代装配式工艺与川渝传统民居形制深度融合,打造出“看得见历史、载得起产业”的农文旅共生体,让董允祠在历史名村董家坝的梯田与江水环抱中拔节生长——不仅重构了乡村文化记忆空间,更以木结构低碳技术为引擎,为“农业+文旅+康养”三产融合树立可持续营建标杆。
01
匠心设计
让历史传承与生态共生
中林木结构以“尊重历史肌理、融合自然生态”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对场地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恢复原有风水格局与梯田景观,实现传统农耕文明的现代演绎。建筑布局顺应风水轴线,与生态景观廊形成空间呼应,既延续场所文脉,又强化与自然环境的对话关系,打造“藏于山水、隐于田园”的田园文化地标。
中林木结构董允学堂项目设计概念图
02
独特布局
地景化建筑与多功能融合
中林木结构以“消隐”为建筑语言,采用地景化处理手法,通过覆土建筑、错层布局等设计,弱化新建部分对董允祠古建群的视觉冲击,实现新旧建筑的和谐共生。功能分区上,老建筑聚焦文化展示与研学教育,新建筑则承载接待、会议、茶室等复合业态,形成“传统活化+现代服务”的双向赋能模式,为农文旅融合提供多元化场景载体。
中林木结构董允学堂项目实景图
03
高效木构
数字建造提高装配效率
中林木结构团队以科技赋能,通过数字建造实现木结构空间的精准施工与高效落地。同时,采用NLT组合木梁与多曲度钢结构结合,兼顾经济性与结构安全性,木材用量约360m3,固碳量约为32.4t,其模块化预制与装配式建造的方式,不仅能缩短工期降低能耗,还能保留木材的天然质感与美学价值,使其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为乡村文旅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建造样板。
中林木结构董允学堂项目施工图
04
赋能农文旅
打造三产融合示范价值
作为“农创升级”与“农旅升级”的实践典范,董允学堂以文化体验为核心,联动周边现代农业园、油菜花田主题聚落等业态,形成“研学+旅游+康养”的产业链闭环。项目通过木结构空间营造特色场景,吸引游客参与非遗手作、农耕体验等活动,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与民宿经济发展,助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
中林木结构董允学堂项目实景图
05
未来展望
木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
中林木结构以董允学堂为试点,持续探索木结构技术在乡村三产融合中的创新应用。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木结构建筑与智慧农业、森林康养等产业的跨界联动,打造更多兼具生态效益、文化价值与经济活力的乡村地标,为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中林方案”,引领木结构产业向绿色化、数智化、全链化方向升级。
中林木结构董允学堂项目俯瞰效果图
暮色四合时
烟云垂落人间
木色月牙卧进金波涌动的花毯
梯田叠影处
飞檐轻吻流云
榫卯描摹曲线
在油菜花海的芬芳里舒展
风过涟漪起
青瓦托起半片月光
一千年前的虫鸣
从蜿蜒的木纹中苏醒成诗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2773 条内容 · 7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