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发布于:2025-04-28 14:14:28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建筑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靖江市城北园区姜八公路西侧、北二环路南侧。

建设规模:总用地面积约为21973平方米,容积率:1.0≤R≤1.6,建筑密度不大于35%,绿地率不小于30%,建筑限高不大于60米。

2、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设计原则

1)充分的环境分析:需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竞争和需求、项目条件等多方面进行设计考量,因地制宜。

2)人性化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本效应,环境设计要符合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追求环境的多样性、舒适性,提倡居民参与意识,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

3)整体性原则: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并充分考虑与周围地块的关系。同时,也要保证彼此间的协调,强化社区总体风貌。应体现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环保的设计理念,住宅小区体现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的生态住宅特色;

4)协调性原则:塑造个性居住区环境,构筑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的小区环境,形成小区独特的风格和景观形象。居住小区的规划要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5)经济合理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适当抬高场地标高,减少土方量。在保证建筑安全性、合理性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

规划设计目标

本案以“运动、智慧、生态”为规划出发点,全方位打造“运动创意+智慧体验+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社区。注重健康、社交、品质,着力打造淮安高端休闲生活空间。

3、住宅单体设计

住宅户型,强调建筑使用效率,分区明确设计的。包含有以下户型,建议户型配比:90-110 户型占比 25%左右,110-130 户型占比 25%左右,130-145 户型占比 25%左右,145-165 以上户型占比25%左右。

本次设计:103.07平方米户型:三室两厅两卫,占比25%;121.51平方米户型:三室两厅两卫,占比25%;144.39平方米户型:四室两厅两卫,占比25%;160.27平方米户型,四室两厅两卫,占比25%;所有户型平面利用率高。

(1)户型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的活动流线的合理性,动静分区明确。各功能空间结构高效、紧凑以提高建筑使用效率。功能合理、动静分离、污净分离、户户阳光,活动区、休息区。在住宅朝向上根据最佳景观视点进行微调,在满足住户的采光和通风等基本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取景。各户型均强调“四明”设计,即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四明格局。

(2)客厅餐厅拥有各自的独立空间又相互贯通,既使空间宽敞,又有利于采光通风;各户型南阳台均保持较大宽度;注重窗的变化,增加了住宅立面的活跃性,同时也保证了优美的景观视野和充足的日照,住户感受公园般的景观体验和极佳的观景效果,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新”技术的应用:

居住技术的科学性是为了有效的改善住宅性能,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在本小区规划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不断完善。

(一)墙体的填充墙保温应用挤塑聚苯板等自重轻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的建筑材料,提高外墙的隔热、隔声性能。

(二)屋面隔热采用聚苯板,无机发泡混凝土板等隔热保温材料,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屋面及厨卫防水材料采用AAP改性沥青卷材,或水泥聚合物等新型防水材料。

(三)通讯网络入户,除电话、有线电视等网络外,拟考虑进行家庭电脑信息网络的建设,为住户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驰骋提供条件,实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四)小区智能化管理系统,无线电防盗报警服务装置,保安人员巡更检测系统,通过计算机联接一起形成网络,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

4、商业设计

(1)商业设计:现配置售楼处,以后改建为项目所需的商业配套用房。依据规划条件和周边交通,商业主要沿地块西侧设置,为城市营造开敞空间。商业主体二层。

(2)公共服务设施:将社区配套布置入口南北入口处,结合大门一起。为住户提供完善的配套,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

5、造型设计

本次建筑外立面设计采用现代风格,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美学,将淮安文化元素植入现代建筑语系,以精致、优雅的生活格调,完美匹配城市新贵的生活品味,形成独具风貌特色的新淮居景象。

建筑外立面以对称为主,底部近人尺度基座采用石材干挂,上段采用真石漆配合涂料,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造价,同时配以铝板材质,主体色调采用暖白色系列,体现出细腻的质感和高雅的建筑品质。

6、道路交通规划:

住宅区道路采用环道布置方式,组团内设置中心景观及人行步道,实现人车分流,沿道路上设置人行主入口及次入口,方便住区居民生活。

小区内部步行道路结合绿化、景观环境设计,提供配套休息设施,步行道两侧绿树成荫,提高居民行走回家的舒适性,营造丰富多彩的空间形式。

7、停车系统规划:

本案采用地下车库停车。组团内部采用步行交通系统,做到人车分流,步行优先原则。车库结合人防部门要求,尽可能的增加停车数量,非人防区域设置采光顶,打造阳光车库。非机动车库利用住宅主楼的负一层空间,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率。

8、无障碍设计:

小区主要步行道,广场空间和建筑物出入口等区域凡有高差的地方均设计方便步行和轮椅行走的坡道,主要人行道口需铺砌连续性导盲铺道。

9、竖向设计:

基地整体地势平坦,我们通过对原始地形及周边道路的竖向分析,设计时尽量利用地势,并从以下几点作为原则进行竖向设计:

1)满足规划地块雨水排放需求;

2)满足机动车辆和非机动对各级道路的要求;

3)充分考虑规划地块与四周道路和用地的衔接要求;

4)地块内标高不得低于城市内洪水位标高;

5)避免大填大挖,以求达到土方就地平衡,达到最经济的目标。

6)住宅建筑室内地坪标高高于室外地坪标高0.15-0.30m。

7)商业等公建建筑结合布局,室内地坪标高必须高于室外标高0.1-0.3m。

后期实施阶段,需结合周边现有地下市政管网布局,合理设计该地块地下管网与市政管网的连接,台阶等结合室外实际进行调整,并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10、绿化景观规划:

方案继承和创新了传统院落的规划格局,形成多个院落空间,以中心景观为骨架,活动场地,组团绿化等相互交融的景观体系,构筑绿心聚集,绿轴连通,绿廊渗透的绿地生态系统。

景观绿化栽种各种气候适宜性植物,乔—灌—草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塑造自然生态的社区环境,各组团中心景观区利用连廊等组织公共步行通道、公共活动空间等开放场所,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增加公众的活动与交流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环境设计着眼于整体构思,巧妙利用几何元素和微地形,将三个地块连成一体。

在营造优美环境的同时,注重社会的人文环境的培养,具体为塑造景观中心,小区入口前广场、宅间实用型景观小品的统一文化氛围。结合建筑的布局,形成小区入口广场,为小区提供了向城市道路的缓冲,提升了居民回家仪式感。各组团中心景观区利用连廊等组织公共步行通道、公共活动空间等开放场所,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增加公众的活动与交流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围绕慢行步道,在其中设置晨练区及适合老年儿童的活动区,并且也设置一些青少年活动的器材,辅以石凳、花坛等,与文化小品相映成辉。

1)微地形:小区利用微地形形成空间层次的变化,分割出多种多样的空间,丰富居民的生活。微地形与植物的利用在立面上与建筑立面相结合,柔化建筑的冷质感,打造清爽宜人的生活环境。

2)植物:绿化是本小区的灵魂,在有限的绿化空间中,与微地形结合营造自然的气息。在绿化布置上,注意植物层次的运用及与建筑的关系。

3)广场:通过入口广场、中心广场等空间的设计,形成有花架和植物围合成主要休憩空间,广场设有健身器材,让紧张工作的人们有促膝倾诉和休闲健身的场所,体验到轻松和快乐。广场上嬉戏的儿童让居民享受到温暖的天伦之乐。

11、消防规划设计:

本方案消防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进行设计。

基地沿现状大道和其他规划道路设有通往城市道路的出口,沿街建筑控制长度,建筑长度超过150米需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长度超过80米需设置人行消防通道。基地内道路宽度:双车道宽6.00M,宅间道路4.00M,高层建筑周边道路及消防登高面均保证消防设计的要求,小区内的消防控制室统一设置。

12、环境保护规划设计

我们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对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的研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考虑项目建设对水环境影响,考虑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考虑声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等等,同时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行新型住宅建筑体系。

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阳台设置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造型有机结合。

新型材料:积极使用各种新型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隔墙板材等新型墙体材料,使用市场推行的高效保温材料等。将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3、节能设计

本设计方案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建筑设计中考虑围护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外窗采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窗,户门均为保温门。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立面结合,实现建筑太阳能一体化设计。

电气设计中考虑所有灯具采用高效节能型,光源采用高效节能光源;灯具控制采用一灯一控;变压器采用SG10节能型变压器。最终节能效果达50%以上。照源,根据国家节能要求除特殊装修要求外,均选用高效、低耗的节能型日光灯和高效金属卤化物灯为主。镇流设备采用电子镇流器。公共部分照明采用集中管理方式,由配电间配电箱现场控制。在住宅的走道、楼道等部位采用光控、声控节能延时自熄开关,使夜间公用部位在有人时能保持光亮,无人时能自熄,从而节约能源。

节水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选用和建设节约用水设施,降低水的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

节水设施:住宅给水器具均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住宅每户分户设水表。

通风空调节能设计:本工程空调负荷计算建筑外窗、外墙、屋顶的传热系数值以及外窗和阳台门气密性等级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73 万条内容 · 42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节能门窗焕新升级,聚氨酯附框强势登场

在“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和绿色建筑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建筑门窗行业迎来新一轮技术革新。作为保温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聚氨酯附框正逐步取代传统材料,成为节能门窗型材领域的新“主角”。 聚氨酯附框是一种兼具高强度、耐候性和优异保温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相较于传统铝合金、PVC等门窗型材,聚氨酯在节能性能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1、超强保温隔热:导热系数低至0.022 W/m·K,远优于普通材料,减少能量流失;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