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他梦中的院子是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
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
这或许也是我们每个人梦中的院子,
但在城市里居大尚且不易,
更何况是一个院子呢?
有人说,因为院子让人放松、享受,
有独处的欢乐,它像一个“存在”,
告诉了“我们是谁”,
告诉了我们生活美好的样子。
我们生活的房子不管是大是小,
只要家里有一片能让人舒服的地方,
哪怕是1㎡的小角落,都是你的“居心地”。
而中国人的院子,恰恰是居身亦居心。
现在虽不能亲身感受一方院落的美好生活,
但我从看过的书里,感受了草木之心,
也加深了拥有一方院子的念想。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里面第一篇就是《花园》,
四季风物,虫鱼鸟兽,
是汪老童年时代最温情的记忆,
难怪汪老说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
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读鲁迅的《百草园》,知道那里有碧绿的菜畦,
和伏在菜花上的黄蜂,家里少有打理,
野草生长得乱蓬蓬的,但小鲁迅喜欢到那里玩。
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发现他的小院有一棵槐树,
秋天早晨起来,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
看一看天色,听一听训鸽的飞声,
便觉得没有辜负秋天的美意。
春天来了,会想起《诗经》里有一群小女孩
拿着小铲子在房前屋后“采芣苢”,
一把一把捋起来,放在兜里揣着,
是春天最新鲜的肥野菜。
城市的生活很便利,但也有着太多的人工痕迹,
例如回家就是空调房,出门就是坐车。
我们很少用自己的双脚真正踩在泥土里,
感知泥土的温湿度,感受季节的轮回。
我们也不会体会一朵花开的欢喜
和一片叶落的悲伤。
那些在院子里守候花开花落,爱着生活的人们,
不是一下就拥有自己的小院,
也不是一下就会把生活过成诗。
只愿秉持一颗草木之心,对四时之景的念想,
温柔对待一餐一饭,细心对待一风一叶,
一步步走向想要的小院生活……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37.75 万条内容 · 29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她喜欢莫奈花园,就自己造了一个,这个400多平米的花园中,到处都是奇花异草,简直美如仙境!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花园。 那里或繁花盛开,或宁静简朴,一本书,一杯清茶,一院清香,闲暇时看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 张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人。 多年前,她就说道,能有一座私家花园,便是她后半辈子的理想。 她用16年的时间,亲手打造的花园已生机勃勃,美若仙境。 打小她就十分喜欢花,或许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她的爷爷、外婆都十分喜欢花,妈妈还是金陵大学园艺专业毕业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