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内容 :
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经济效益。
编制投资估算,作为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依据。
控制重点 :
估算精准性 :要求投资估算全面覆盖土地、设备、预备费等成本,预留动态调整空间(如物价波动),避免“钓鱼工程”(刻意低估投资) 。
多方案比选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优化选址、工艺路线和设备选型,此阶段对总造价影响度高达80–90% 。
决策科学性 :确保估算经审批后成为后续各阶段造价的最高限额 。
工作内容 :
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 。
开展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如结构形式、材料选型) 。
控制重点 :
限额设计 :按投资估算分解造价目标至各专业,严格控制超概算变更 。
技术与经济结合 :设计费仅占项目总造价的1%,但影响度达75%,需避免“肥梁胖柱”等过度保守设计 。
标准化设计 :采用通用化、系列化设计降低设备及材料成本 。
工作内容 :
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或标底) 。
评标分析,重点审查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如不平衡报价、漏项) 。
控制重点 :
清单严谨性 :清单需完整描述项目特征,减少后续争议。2025新标明确清单以“图纸和规范”为计量依据,施工方案不再作为计量基准 。
风险预分配 :合同需明确风险范围(如材料涨跌幅超5%由发包人承担),避免模糊条款 。
公平竞争机制 :新标禁止不合理低价中标,要求投标人对低价进行澄清 。
工作内容 :
工程计量与进度款支付审核 4 7 。
管理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索赔(如地质条件变化、政策调整) 。
控制重点 :
动态成本控制 :以合同价为基准,定期比对实际支出与预算偏差 。
变更与签证管理 :
变更越早提出损失越小,重大变更需“先算账后实施” 。
隐蔽工程需留存影像及测量记录,避免结算争议 。
材料价格管控 :占直接费70%,需通过认质认价机制控制 。
工作内容 :
审核竣工结算资料(竣工图、签证单、变更通知等)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
编制竣工决算报告,汇总项目总投资 。
控制重点 :
资料合规性 :确保签证有甲方、设计、监理三方签章,避免“重复签证”或“活口条款” 。
高估冒算防控 :承包商结算报价通常虚高10–20%,需重点审核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合同匹配性 。
后评价与数据库建立 :总结造价控制经验,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
2025年9月实施的《24版清单计价标准》带来以下变革:
风险分担明确化 :
市场价格波动超5%部分由发包人承担;
EPC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变更调整”模式 。
争议解决机制 :
新增争议评审流程,电子数据可作为结算依据 。
措施项目计价改革 :
措施费改为总价计价,遇地质突变等特殊情况可据实调整 。
|
|
|
|
---|---|---|---|
招投标 |
|
|
|
施工 |
|
|
|
结算 |
|
|
|
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在于 前期决策与设计的精准性 (占影响度75%以上),中期需依托合同与清单的严密性,后期则依赖变更与结算的严格审核。2025年新标实施后,行业需重点关注 风险分配规则 和 全过程数据留痕 ,以应对市场化、国际化的造价管理新要求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1.33 万条内容 · 317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