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协调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构建从固废回收到高值化利用的产业链条。在湖口县东鹏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上演废物变成“生态石”的故事。
生产车间堆放了一些陶瓷碎片、砂石、粉煤灰与钢渣,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废物正是该企业的原料。通过高频震动、真空压制等免烧工艺,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摇身变为抗刮花、耐污染的生态石板材。
相关负责人赵天保指着一款名为“雾山青”产品介绍道:“这是我们今年推出来的一个重点的产品,叫做乌山青,运用了景德镇的一些废瓷和当地的一些岩土,经过科学的配方和工艺,作为今年重点的研发产品,也获得了一些国内国际的奖项。”
如今,东鹏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建成了以厂区为圆心的100km半径的原材料供应圈,企业为此也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在地生成项目”。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紧紧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产品竞争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
负责人坦言:“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设备以及引进人才,不断研发新产品。同时,结合市场特点和一些国内知名的设计师合作,推出了新产品系列。”
生态环境部门在这场变废为宝的实践中扮演着红娘与督导员的双重角色,通过摸清周边企业,建立了固废台账,最终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线。
湖口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周勇讲述到:“我们积极帮助他们与园区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像我们园区钢厂有钢渣,神华电厂有粉煤灰,都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进一步改善了我们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相互推进。”
相关合作企业表示对合作充满期待:“我们在环保部门的牵线下,与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也拓展了我们固体废物处理的新渠道,更好的保护环境,提升企业的‘含绿量’,促进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来源: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9391 条内容 · 18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科学治理 生态修复,江夏区破解建筑垃圾“围城”难题随着城市建设加速推进,武汉市建筑垃圾产生量持续攀升,弃土消纳运距远、成本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江夏区积极作为,通过科学建设大型消纳场与强化运输监管双管齐下,显著提升了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为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夯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渣土消纳完成后,江夏区将采用覆绿手段修复和改善破损山体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自然景观质量,并结合全市土方消纳需求,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