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铝合金牺牲阳极:卓越品质,为金属防腐保驾护航

铝合金牺牲阳极:卓越品质,为金属防腐保驾护航

发布于:2025-06-23 14:48:23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一、核心选择依据:环境与介质特性分析

1. 介质类型与腐蚀性评估

· 电解质环境

· 海水 / 含氯离子环境:石油化工中常见于海上平台、沿海储罐、含盐水输送管道等场景。需选择在高氯离子浓度下电位稳定、电流效率高的阳极,如Al-Zn-In 系合金(如 Al-Zn-In-Sn-Mg),其在海水中电位可达 - 1.05V(vs. SCE),电流效率超 85%,抗点蚀能力强。

· 土壤 / 埋地环境:需考虑土壤电阻率(ρ):

· 低电阻率(ρ<20Ω?m):可选常规 Al-Zn-In 系阳极;

· 中高电阻率(ρ≥20Ω?m):需搭配镁合金阳极或采用 “铝合金阳极 + 填包料”(如石膏、膨润土)降低接地电阻,增强电流输出。

· 化工介质(酸、碱、盐溶液):如含硫酸盐、硫化物的工况,需阳极具备抗化学腐蚀能力。例如,在含硫化物的原油储罐中,可选用添加稀土元素(如 Ce、La)的铝合金阳极,提升抗硫化物应力腐蚀性能。

· 温度影响

· 常温(≤60℃):常规 Al-Zn-In 系阳极适用;

· 高温(>60℃,如炼油管道、反应釜):需选择耐高温阳极,如添加 Mn、Ti 的 Al-Mn-Ti 系合金,其在 80-120℃下仍能保持电位稳定,避免因温度升高导致阳极自腐蚀加剧。

2. 保护对象结构与工况

· 保护面积与电流需求

· 根据保护对象(如储罐、管道)的表面积、材质(碳钢 / 不锈钢)及腐蚀速率,计算所需保护电流密度(如储罐内壁一般需 10-20mA/m?),进而确定阳极数量与规格。例如,直径 10m 的储罐底部,若保护电流密度为 15mA/m?,总电流需求约 11.8A,需配置 3-4 支重量 50kg 的 Al-Zn-In 阳极(单支输出电流约 3-4A)。

· 安装空间与便利性

· 储罐内壁、狭小管道区域:选用轻量化、小型化阳极(如支架式、镯式阳极),便于焊接或螺栓固定;

· 海底管道、埋地长输管道:采用带状或棒状阳极,可沿管道轴向布置,减少安装工程量。

二、阳极材料性能关键指标

1. 电化学性能

· 开路电位:需足够负(vs. SCE),通常要求≤-1.0V,以提供足够驱动电压克服介质电阻,如 Al-Zn-In 系阳极电位可达 - 1.05~-1.1V,适用于多数石油化工场景。

· 电流效率:单位重量阳极输出的有效电流占理论值的比例,需≥80%。例如,纯铝阳极电流效率仅 50%,而 Al-Zn-In 系可提升至 85% 以上,减少材料消耗。

· 自腐蚀速率:在介质中自身腐蚀的速度,需≤1.5kg/(m??a),避免阳极未达设计寿命即失效。

2. 物理与化学稳定性

· 抗点蚀能力:石油化工介质中氯离子易引发点蚀,阳极需通过成分优化(如控制 Fe、Si 杂质含量<0.1%,添加 In、Sn 细化晶粒)提升耐点蚀性能。

· 耐冲刷与磨损:在流动介质(如管道内油品输送)中,阳极需具备足够硬度(HB≥30),可选择 Al-Mg-Si 系合金增强耐磨性。

三、典型石油化工场景选型案例

1. 原油储罐内壁保护

· 环境特点:含原油、水、H?S、Cl?,底部积水区腐蚀严重。

· 选型方案

· 材料:高纯度 Al-Zn-In-Sn-Mg 合金(Al-6Zn-0.03In-0.02Sn-0.1Mg),杂质 Fe<0.05%,Si<0.05%;

· 规格:支架式阳极,重量 30-50kg,安装于罐底及罐壁下部 1m 处,间距 5-8m;

· 优势:电位稳定,在含 Cl?和 H?S 的电解质中电流效率超 85%,自腐蚀速率<1.2kg/(m??a),设计寿命 10-15 年。

2. 海底输油管道防护

· 环境特点:海水(高 Cl?、高电阻率)、微生物腐蚀(SRB)。

· 选型方案

· 材料:Al-Zn-In 系合金添加稀土元素(如 0.5% Ce),提升抗微生物腐蚀能力;

· 形式:镯式阳极(包裹管道外壁)或分布式带状阳极,每公里管道配置 8-10 支 100kg 阳极;

· 辅助措施:搭配牺牲阳极填包料(如石膏粉 + 膨润土),降低海水电阻,提升电流输出。

3. 高温化工反应釜保护

· 环境特点:介质温度 80-120℃,含酸 / 碱腐蚀性物质。

· 选型方案

· 材料:Al-Mn-Ti 系合金(Al-1.5Mn-0.5Ti),在 120℃下电位维持 - 0.95V(vs. SCE),抗氧化腐蚀;

· 安装:焊接式阳极块,布置于反应釜底部及拐角处,避免高温介质冲刷;

· 监测:搭配电位传感器,实时监控阳极极化状态,防止高温下电位衰减。

四、选型流程与优化建议

1. 数据收集:明确介质成分(Cl?、SO???、pH 值)、温度、流速、保护对象材质及表面积。

2. 初步选型:根据介质类型初选阳极体系(Al-Zn-In 系、Al-Mn-Ti 系等),参考行业标准(如 NACE RP0176)计算保护电流。

3. 实验室验证:通过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阳极在模拟介质中的电位、电流效率及耐蚀性。

4. 动态调整: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如保护电位、阳极消耗速率),优化阳极布置密度或更换周期。

5. 绿色选型:优先选择可回收铝合金(如 Al-Zn 系),减少重金属添加(如限制 Cd、Pb 含量),符合环保法规(如欧盟 RoHS 指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91 万条内容 · 16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论铝合金牺牲阳极成分设计对其防腐性能的影响

一、铝合金牺牲阳极的防腐核心地位 牺牲阳极保护技术是金属防腐蚀的重要手段,而铝合金牺牲阳极因具有高比容量、低密度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海洋工程、石油管道、船舶防腐等领域广泛应用。其成分设计直接决定了阳极的电位、电流效率、溶解均匀性等关键性能,是优化防腐效果的核心环节。 二、铝合金牺牲阳极的基本成分体系与作用机制 (一)基体金属铝的基础特性 · 电位特性:纯铝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 1.66V(vs. 标准氢电极),理论电容量高达 2980Ah/kg,为牺牲阳极提供了天然优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